时间: 2025-04-27 20: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8:30
高阳台·残萼梅酸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
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
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
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
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
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这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美好景象。梅花的残萼散发着酸意,新沟的水色清绿,阳光初照,气候温暖。作者独自站在雕刻的栏杆前,感慨自己虚度了许多青春岁月。每天都想着清明将至,希望燕子能把思念寄托在银色的信笺上。又怎能知道那一个字的相思,未能吟咏出声。双眉未曾拂动,青鸾不知道冷暖,任凭花影寂静,独自掩门闲眠。屡次算计佳期,却无凭无据,难免对金钱生出怨恨。何人能将信件寄往天涯,趁着东风赶快整理归船。纵使飘零,满院的杨花,依旧是春天来临前的景象。
王沂孙,字时中,号石头,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以春花秋月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高阳台·残萼梅酸》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春季时节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高阳台·残萼梅酸》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的词作。词中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开头几句以“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梅花的残余和清澈的水流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的情绪。
词中“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青春年华流逝的无奈,站在雕栏前,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惆怅。此外,作者对清明佳期的期盼,以及燕子寄信的幻想,更加深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感。
在后半部分,词人继续以“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不满,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爱情的脆弱。最后,词人以“满院杨花,犹是春前”做结,虽有飘零之感,却仍保留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变化与人心的波动,体现了王沂孙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整首词体现了对青春流逝、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而细腻。
词中“残萼梅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词中提到的“燕翎”是指什么?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王沂孙的《高阳台·残萼梅酸》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内心的孤独,而王沂孙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