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6:16
途中感秋
白居易 〔唐代〕
节物行摇落,年颜坐变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
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
时节的变迁带来凋零,容颜也渐渐衰老。
树木开始染上黄色的叶子,正是人们想要白头的时刻。
家乡的路途遥远,亲朋好友各自告别。
唯有病痛和衰老,始终伴随着我,无法离去。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透过诗人对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感慨,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们常以自然景象来映射人生的哲理,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传达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晚年,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衰老,正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与感慨。
《途中感秋》展现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伤感而又无奈的情感。首句“节物行摇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伴随着落叶的飘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接着“年颜坐变衰”则将这一景象与人的年龄变化相联系,表明随着季节的变换,人的容颜也在悄然改变。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加深刻,诗人感受到家乡的遥远和亲朋的离别,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情绪。
最后两句“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更是将个人的痛苦与衰老的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病痛和衰老成了伴随其一生的“朋友”,让人感受到白居易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时光流逝、衰老与孤独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途中感秋》是谁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白居易的《途中感秋》中,强调了个人的衰老与孤独,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二者在表达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