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意》

时间: 2025-08-05 14:53:51

诗句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53:51

原文展示:

夏意 苏舜钦 〔宋代〕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幽深的别院中,夏日的席子清凉舒适,石榴花盛开,透过帘子显得格外明亮。树荫铺满地面,正午时分,我在梦中醒来,听到黄莺不时地鸣叫一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院:指幽静的院落。
  • 夏席清:夏日的席子清凉。
  • 石榴:一种植物,夏季开花,花色艳丽。
  • 透帘明:透过帘子显得明亮。
  • 树阴满地:树荫覆盖地面。
  • 梦觉:从梦中醒来。
  • 流莺:指黄莺,因其鸣声婉转动听。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号沧浪翁,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景象。首句“别院深深夏席清”,通过“别院深深”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而“夏席清”则传达了夏日的清凉舒适。次句“石榴开遍透帘明”,以石榴花的艳丽点缀了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与明亮。后两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则通过树荫和流莺的鸣叫,进一步强化了夏日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夏日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别院深深”和“夏席清”营造了幽静清凉的夏日氛围。
  • 次句以石榴花的艳丽点缀场景,增添了生机与明亮。
  • 后两句通过树荫和流莺的鸣叫,强化了夏日的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石榴花“透帘明”,比喻石榴花的艳丽如同透过帘子一般明亮。
  • 拟人:流莺“时一声”,赋予流莺以人的行为,使其鸣叫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别院:幽静的院落,营造宁静氛围。
  • 石榴花:艳丽的花朵,增添生机与明亮。
  • 树荫:覆盖地面的树荫,带来清凉与宁静。
  • 流莺:婉转动听的鸣叫,增添生动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榴”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 增添生机 B. 带来清凉 C. 营造幽静
  2. “梦觉流莺时一声”中的“流莺”指的是什么? A. 黄莺 B. 乌鸦 C. 麻雀
  3. 诗中的“夏席清”一词表达了什么? A. 夏日的清凉 B. 夏日的炎热 C. 夏日的宁静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与宁静。
  • 杨万里《小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小景。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舜钦《夏意》:两者都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但前者更多表现了夏日的活力与激情,而后者则更注重夏日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苏舜钦的多首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风。
  • 《苏舜钦诗集》:苏舜钦的诗集,收录了其主要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山咏(一作郑遨诗) 偶题(一作郑遨诗) 题霍山秦尊师(一作郑遨诗) 题本竹观 题平盖沼 题北平沼 题空明洞 题鹤鸣山 赠将军 题都庆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兴国安邦 咸夏 柔肤弱体 宠辱皆忘 靣字旁的字 鼻青额肿 風字旁的字 同心协济 风字旁的字 不能登大雅之堂 包含蒜的词语有哪些 难于上青天 起居舍人 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摘句搜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