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5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57:46
和袁明府枚留别杭州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扑帘飞絮一春终,
太史归来去又匆。
抱菊昔为三径客,
盟鸥今作五湖翁。
囊中有句皆成锦,
闺里闻名未识公。
遥忆花间挥手别,
片帆天外挂长风。
未曾折柳倍留连,
纵得重来又隔年。
远水夕阳青雀舫,
新蒲春雨白鸥天。
三千歌管归花县,
十二因缘属散仙。
安得讲筵为弟子,
名山随处执吟鞭。
春天的飞絮扑打着帘子,一转眼又到了春末;太史(天文官)匆匆归来,又要离去。曾经在三径(陶渊明的隐居地)中抱着菊花作客,如今却成了五湖(泛指湖泊)的老翁。囊中有诗句,人人称赞如锦绣,而我的爱人却没见过你。遥想当年在花间挥手告别,看到一只小船在风中飘荡。未曾折柳而感到留恋,纵使再重来,也已是隔年。远水与夕阳映衬下,青雀的船轻轻摇曳;新蒲(新生的蒲草)伴随着春雨,白鸥在天上飞翔。三千歌声归入花县,十二因缘传递给散仙。希望能有讲坛为弟子讲授,名山之间随时都能吟诗。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袁明府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和对友人的不舍,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惆怅与期盼。
此诗通过春天的意象描绘出一种离别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开头的“扑帘飞絮一春终”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飞逝。接着“太史归来去又匆”,显示出朋友的匆忙,增添了离别的紧迫感。
“抱菊昔为三径客,盟鸥今作五湖翁”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曾经悠闲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诗中的“囊中有句皆成锦”展示了诗人创作的才华与自信,但“闺里闻名未识公”又隐含了对名声未能被真正理解的失落感。
后半部分诗歌通过对远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聚的渴望与难以实现的惆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史”指的是哪类官员?
诗人曾在“三径”中抱菊作客,三径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折柳”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