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4:13
口占绝命词
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死时的坚定与超然。即使在对面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内心也显得宁静如金刚。即使经历割舍与痛苦,也无怨无恨,刀山般的苦难正是修行的道场。
黄端伯,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下的诗作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困境的超然态度。其诗风常带有一种哲理的深邃和对命运的反思。
这首诗可能是在黄端伯面临生死抉择或重大人生转折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痛苦的接受。
《口占绝命词》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在简短的字句中,诗人以金刚王的坚毅象征,展现了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从容和坚定。诗中“对面绝商量”一句,直指困境的残酷,而随后的“独露金刚王”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畏和坚韧。
在“割截无嗔恨”中,诗人提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痛苦与割舍,他选择了不抱怨、不遗憾,这种心境在现实中是极为难得的。最后一句“刀山是道场”,则把痛苦视为修行的场所,表明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无畏与超脱,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超越生死,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传达出一种面对生命苦难时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成长。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刀山”象征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端伯的《口占绝命词》更加强调内心的超脱与宁静,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情与不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命观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