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6:01
红蕉二首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一藂绿凤尾含烟,
径尺红英晓更鲜。
曾见画归丹禁里,
太湖石后粉墙前。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热带植物——红蕉,绿叶如同凤尾般摇曳,散发着烟雾般的清新气息;它的红色花朵在晨曦中显得更加鲜艳。作者曾在丹禁(皇宫)中见过这样的景象,特别是在太湖石后、粉墙前的背景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植物、山水为题材,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与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红蕉,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珍视与喜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观。
《红蕉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蕉的美丽,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首联“一藂绿凤尾含烟,径尺红英晓更鲜”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红蕉的形态,绿叶如凤尾,红花在晨光中格外鲜艳,仿佛吸引着每一个路过的游人。诗中的意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不禁想要亲近这种自然的美。
在第二联中,诗人通过“曾见画归丹禁里,太湖石后粉墙前”的描写,转向对红蕉生长环境的回忆,表现了红蕉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里的“丹禁”与“太湖石”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暗示了红蕉的高贵与珍稀,让人感受到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美。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植物是什么?
A. 红蕉
B. 荷花
C. 兰花
“绿凤尾”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鸟
B. 绿色的蕉叶
C. 绿色的草
诗中提到的“丹禁”指的是哪里?
A. 皇宫
B. 庙宇
C. 花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姜特立的《红蕉二首》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但姜特立侧重于植物的细腻美,而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于自然的不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