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二时行孝文》

时间: 2025-05-04 05:54:57

诗句

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懃。

无事等闲莫外宿,归来劳费父嫌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4:57

十二时行孝文

原文展示:

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懃。
无事等闲莫外宿,
归来劳费父嫌憎。

白话文翻译:

在吃饭的时间,居家办理事情最要认真。
如果没有事就不要随便外出住宿,
回家后会让父亲觉得劳累而生厌。

注释:

  • 食时辰:吃饭的时间。
  • 居家治务:在家中处理事务。
  • :勤恳、认真。
  • 等闲:平常、随便。
  • 外宿:在外过夜。
  • 归来:回来。
  • 劳费:劳累、费心。
  • 父嫌憎:父亲觉得厌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孝”是儒家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强调对父母的尊重与照顾。古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密切,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在于精神和时间的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关注民生的内容而著称,作品涉及诗、文、词等多种体裁。白居易的诗常常带有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在诗中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反映了家庭伦理在当时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此时,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孝道成为社会行为的准则。

诗歌鉴赏:

《十二时行孝文》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倡导。诗的开头提到“食时辰”,强调饮食的规律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家庭的和谐。接着,诗中提到“无事等闲莫外宿”,这句话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表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应随意外出。这不仅是对父母的责任,更是对家庭关系的珍视。最后一句“归来劳费父嫌憎”则道出了外出带来的父母的担忧与不满,呼应了前面的孝道主题,强调了子女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对于家庭的意义。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尊重和对孝道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懃:在吃饭的时候,居家处理事务最要认真。强调了饮食与家庭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无事等闲莫外宿:没有事情时不要随便外出住宿,显示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3. 归来劳费父嫌憎:回家后会让父亲觉得疲惫而不满,体现了对子女行为对父母影响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食时辰”和“居家治务”形成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重复“归来”的意象,强调返回家庭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孝道为主题,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辛劳,鼓励子女珍惜与家庭的相处时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食时辰: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 居家:代表着安定和责任感。
  • 父亲:父亲的形象象征着家庭的支柱和辛勤付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无事等闲莫外宿”的意思是: A. 应该外出
    B. 不应该随便外出
    C. 只要有事就可以外出
    D. 外出是好的

  2. 诗的主题主要强调的是: A. 友情
    B. 亲情与孝道
    C. 自由
    D. 冒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孝经》:讨论孝道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 《奉母诗》: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孝敬。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家庭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强调离别,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出太平门 小孤山 题华林书院 题北海 送程给事知越州 寄李侍御余三同年 赵跃斋彭翰文两太史自滇南典试归饮余七一草堂酒酣跃斋出诗扇以赠诗乃试院作也依韵酬之 赠周茂叔 闻周茂叔中年有嗣以诗贺之 题周茂叔拙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鲛鳄 形貌昳丽 依戴 逸游自恣 包含天的词语有哪些 宏儒硕学 冷嘲热讽 馬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久炼成钢 本将 青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包含构的成语 遗物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