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4:55
清明萧瑟送春华,
短屐欣过仲蔚家。
小语轻寒来燕子,
半含微雨出桃花。
蝶飞幻梦何须较,
蚁尽深杯可再赊。
浇却北邙坟草湿,
白杨愁鬼哭烟沙。
清明时节萧瑟的风送走了春天的花朵,我穿着短木屐愉快地走过了仲蔚的家。轻声细语中,微寒的春风带来了燕子,细雨中桃花半开。蝴蝶飞舞在梦幻中何必较量,尽管蚂蚁已经吃尽了杯中的酒水,我们还可以再续杯。浇湿了北邙山上的坟草,白杨树对着鬼魂哀哭,飘荡着烟沙。
作者介绍: 王伯稠,明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为题材。王伯稠生活在明代中期,时期动荡,社会变迁频繁,他的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祭扫祖坟的时刻,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逝去生命的追思,诗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清明日风雨过士登斋中小饮得花字》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生命感悟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清明萧瑟送春华”引入,清明节的肃穆和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春花易逝的感伤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清明时节的游览,轻松愉快的心情与春天的温暖相得益彰。“短屐欣过仲蔚家”,在这轻松的步伐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亲切。
然后,诗人转向春天的细节描写,“小语轻寒来燕子,半含微雨出桃花”,描绘出春天的温柔与细腻。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桃花的半开则暗示着春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几句,“蝶飞幻梦何须较,蚁尽深杯可再赊”,则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蝴蝶与梦幻的关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轻盈与瞬息万变,尽管杯中的酒水已经被蚂蚁一尽,但可以再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浇却北邙坟草湿,白杨愁鬼哭烟沙”则是诗人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对死亡的思考,北邙山作为古代墓地的象征,带有一种悲凉的气氛,白杨树的愁苦与鬼魂的哭泣,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的感慨。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逝去的追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具普遍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逝去生命的追思,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悟。
诗词测试:
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哪个方面的内容?
诗中提到的“仲蔚”最可能是指什么?
诗中“白杨愁鬼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