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明日风雨过士登斋中小饮得花字》

时间: 2025-05-02 04:04:55

诗句

清明萧瑟送春华,短屐欣过仲蔚家。

小语轻寒来燕子,半含微雨出桃花。

蝶飞幻梦何须较,蚁尽深杯可再赊。

浇却北邙坟草湿,白杨愁鬼哭烟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4:55

原文展示:

清明萧瑟送春华,
短屐欣过仲蔚家。
小语轻寒来燕子,
半含微雨出桃花。
蝶飞幻梦何须较,
蚁尽深杯可再赊。
浇却北邙坟草湿,
白杨愁鬼哭烟沙。

白话文翻译:

清明时节萧瑟的风送走了春天的花朵,我穿着短木屐愉快地走过了仲蔚的家。轻声细语中,微寒的春风带来了燕子,细雨中桃花半开。蝴蝶飞舞在梦幻中何必较量,尽管蚂蚁已经吃尽了杯中的酒水,我们还可以再续杯。浇湿了北邙山上的坟草,白杨树对着鬼魂哀哭,飘荡着烟沙。

注释:

  • 清明: 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意为清明气爽,适合扫墓。
  • 萧瑟: 形容天气寒冷或景象萧条。
  • 短屐: 一种木屐,通常是短小的鞋子,古人常穿。
  • 仲蔚: 可能指的是朋友或诗人的名字。
  • 轻寒: 指春天的微寒气息。
  • 燕子: 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生机。
  • 桃花: 代表春天与美好。
  • 北邙: 指北邙山,是古时的坟墓所在,象征着逝去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伯稠,明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为题材。王伯稠生活在明代中期,时期动荡,社会变迁频繁,他的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祭扫祖坟的时刻,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逝去生命的追思,诗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歌鉴赏:

《清明日风雨过士登斋中小饮得花字》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生命感悟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清明萧瑟送春华”引入,清明节的肃穆和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春花易逝的感伤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清明时节的游览,轻松愉快的心情与春天的温暖相得益彰。“短屐欣过仲蔚家”,在这轻松的步伐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亲切。

然后,诗人转向春天的细节描写,“小语轻寒来燕子,半含微雨出桃花”,描绘出春天的温柔与细腻。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桃花的半开则暗示着春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几句,“蝶飞幻梦何须较,蚁尽深杯可再赊”,则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蝴蝶与梦幻的关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轻盈与瞬息万变,尽管杯中的酒水已经被蚂蚁一尽,但可以再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浇却北邙坟草湿,白杨愁鬼哭烟沙”则是诗人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对死亡的思考,北邙山作为古代墓地的象征,带有一种悲凉的气氛,白杨树的愁苦与鬼魂的哭泣,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的感慨。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逝去的追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具普遍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清明萧瑟送春华:描写清明时节的萧条氛围,春花已经凋谢。
    2. 短屐欣过仲蔚家:轻快的步伐,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亲切感。
    3. 小语轻寒来燕子:春天的燕子回归,传达出春的气息。
    4. 半含微雨出桃花:桃花在细雨中含苞待放,寓意春天的温柔。
    5. 蝶飞幻梦何须较:蝴蝶在梦幻中飞舞,不必计较生死。
    6. 蚁尽深杯可再赊:酒杯中的酒已被蚂蚁尽,意指生活的短暂与继续。
    7. 浇却北邙坟草湿:春雨滋润了坟草,暗示对逝者的怀念。
    8. 白杨愁鬼哭烟沙:白杨树在烟沙中哀哭,表达对亡者的哀悼。
  • 修辞手法:

    • 比喻: “蝶飞幻梦”,用蝴蝶象征梦幻般的轻盈。
    • 拟人: “白杨愁鬼哭”,赋予白杨树以人的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展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逝去生命的追思,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悟。

意象分析:

  • 清明: 代表着春天与祭扫的时节,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
  • 燕子: 象征春的来临与希望。
  • 桃花: 代表青春与美好,但也象征着短暂与易逝。
  • 白杨: 代表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哪个方面的内容?

    • A. 春天的到来
    • B. 逝去的亲人
    • C. 自然景观
  2. 诗中提到的“仲蔚”最可能是指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友人
    • C. 一种植物
  3. 诗中“白杨愁鬼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悲伤
    • C.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by 杜甫
  • 《梅花》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清明》:同样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现对逝去生命的怀念,情感更加沉重。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梅花的坚韧精神,表达对生活的积极向上,与王伯稠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伯稠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慢(歇指调) 木兰花/玉楼春 其一 江城子(高平调) 菩萨蛮 醉眠亭 望江南(与龙靓·般涉调)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醉桃源(般涉调) 失题 庆同天(即怨王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路殿 长驱深入 除丧 缘隙 馬字旁的字 苦结尾的成语 一月三舟 川字旁的字 蛙蟆胜负 亦步亦趋 屐齿之折 堕婆登 有案可查 包含肫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女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