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36:16
望江南(与龙靓·般涉调)
作者:张先 〔宋代〕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
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
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
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
标格外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青楼的宴会,佳人在此举杯邀饮。优美的音乐响起,像白云和江月交相辉映,夜潮缓缓而来,似乎在拉扯着时光。醉酒之人误入瑶台,脸颊微红,显得醉意朦胧。那娇媚的脸庞已不再是淡淡的朱红,浓烈的香红色更胜于雪中梅花的清香。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出尘脱俗。
作者介绍
张先,字公权,号云峰,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在词风上以清丽婉约著称,常描绘江南的山水风光与人情风俗。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生活场景,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望江南》写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市井繁华、文化兴盛的时代。诗人在青楼宴会中观察到的种种情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们对美的追求。此时的青楼不仅是歌舞场所,更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词人通过这一场景传达了对美的感悟与对生活的热爱。
《望江南》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社会的繁华与对美的追求。诗中通过青楼宴会的场景,描绘了女子的娇美和酒酣耳热的氛围。开篇的“青楼宴,靓女荐瑶杯”,直接引入了宴会的主题,生动而具体。接着“一曲白云江月满”以音乐和自然景色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浪漫的意境,令人沉醉。
诗中“醺醺酒,拂拂上双腮”描绘了微醉的状态,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朦胧的美感。而后面“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女子面容的娇艳,暗示了时光流逝与美的消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也引发了对青春与美好瞬间的感慨。
逐句解析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
描述了在青楼中举行的宴会,美丽的女子为客人举起美玉制成的酒杯,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气氛。
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
音乐声中,仿佛白云与江水交相辉映,夜潮缓缓而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宴会的宁静与美丽。
人物误瑶台。
醉酒的人们误入瑶台,象征着人们沉醉于美好情境,忘却了现实。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
描述了微醉的状态,脸颊微红,表现出一种迷离的美感。
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
描绘了女子容貌的变化,浓烈的红色更胜于雪中梅花的清香,展现了青春的美丽与诱惑。
标格外尘埃。
最后一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出尘,超越了世俗的纷扰,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人在轻快的表面下,潜藏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满了对人性和美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中的“靓女”指的是( )
A. 丑陋的女子
B. 美丽的女子
C. 年长的女子
D. 令人厌恶的女子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中的“醺醺”形容的是( )
A. 清醒
B. 微醉
C. 痛苦
D. 兴奋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 )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青春与美的追求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如梦令》(李清照)
描述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对比张先的作品,展现了不同风格的女性形象。
《水调歌头》(苏轼)
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