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8
夕到真仙境,清斋过竹房。
梦回孤嶂月,寒入一襟霜。
夜色神鳌起,秋声瑞鹤翔。
披衣不重寐,缥缈识天香。
傍晚时分来到仙境,清静的斋房掩映在竹林中。
梦中回到孤独的山峰,寒意透入衣襟,仿佛霜降临。
夜色中神鳌盘旋而起,秋天的声音伴随瑞鹤高飞。
披衣而起却难以入睡,缥缈的香气让我识得天上的芬芳。
诗中提到的“仙境”和“瑞鹤”等意象,均与中国道教文化密切相关,仙境是道家理想的归宿,而瑞鹤则常常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作者介绍:郭廑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晚上,诗人独自一人来到山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自己的孤独,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
《谒真人宫》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细腻,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世界。诗的开头以“夕到真仙境”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的境界,接着通过“清斋过竹房”的描绘,传达出一丝清静和雅致的氛围。随着“梦回孤嶂月”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思索。后两句“夜色神鳌起,秋声瑞鹤翔”则通过神秘的生物与高飞的鹤,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仿佛在描绘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结尾“披衣不重寐,缥缈识天香”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的“真仙境”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的地方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梦中的地方
答案:B
“寒入一襟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温暖
B. 寒冷
C. 幸福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瑞鹤”象征什么?
A. 伤痛
B. 吉祥
C. 努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