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44
王安石的《回桡》
柴荆散策静凉飚,
隐几扁舟白下潮。
紫磨月轮升霭霭,
帝青云幕卷寥寥。
数家鸡犬如相识,一坞山林特见招。
尚忆木瓜园最好,兴残中路且回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傍晚,作者在柴荆间散步,凉风习习,隐约看到一只小舟在白色的潮水中漂流。明亮的月亮高高升起,白雾笼罩,像是天帝的青云幕在慢慢卷起。远处几家鸡犬听起来似乎很熟悉,只有这一片山林特别吸引人。我仍然怀念那座木瓜园,它是我心中最好的地方,现在游兴残余,便决定折回去。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崇甫,晚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推行新法以振兴国家,诗文具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创作背景: 《回桡》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某个阶段,正值他进行新政改革之际。他在繁忙的政务中常常追忆田园生活,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念。
《回桡》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环境的眷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用“柴荆散策静凉飚”引入,展现了一个安静的田园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隐约可见的小舟与升起的明月交相辉映,增强了诗的意境。诗中“数家鸡犬如相识”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亲切感与温暖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最后,作者回忆“木瓜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王安石内心深处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反映了王安石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回桡》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小舟是在什么地方的潮水中漂流的?
A. 白水
B. 黑水
C. 红水
D. 蓝水
“尚忆木瓜园最好”中的“木瓜园”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田园乐趣
D. 朋友聚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安石的《回桡》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安石更注重生活的变化与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