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祠堂》

时间: 2025-04-28 05:23:19

诗句

端平闻说建斯堂,白首才重一炷香。

早有埋辞表真曜,晚为画赞讼东方。

秋风浩荡吹坟树,落月依稀照屋梁。

千古行人来下马,陈诗不必奠椒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3:19

原文展示:

端平闻说建斯堂,白首才重一炷香。
早有埋辞表真曜,晚为画赞讼东方。
秋风浩荡吹坟树,落月依稀照屋梁。
千古行人来下马,陈诗不必奠椒浆。

白话文翻译:

听说在端平年间建了这个祠堂,白发苍苍的人们才重燃一炷香。
早就有埋藏的遗辞来表明真理,晚些时候才为东风画赞。
秋风浩荡,树木被吹得摇曳,落月依稀照亮了房梁。
千古的行人来到此地停下马,吟诵诗词时不必用椒浆来祭奠。

注释:

字词注释:

  • 端平:指宋代的一个年号,年号对应的时间是公元1234年至1236年。
  • 一炷香:一根香,象征祭祀的诚心。
  • 埋辞:指埋藏的诗文或遗言。
  • 真曜:指真理或光明的象征。
  • 画赞:为某件事物或人物作的赞美之词。
  • 坟树:坟茔旁的树木。
  • 椒浆:古代祭祀时常用的酒食,表示对亡者的敬意。

典故解析:

  • 千古行人:指历代游子或过客,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逝者的怀念。
  • 赞讼东方:可能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赞美和追忆,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升,号文范,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山中祠堂》作于刘克庄晚年,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一座山中祠堂的描写,展现了对先人的敬仰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歌鉴赏:

《山中祠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端平闻说建斯堂”,引出祠堂的历史,反映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接着“白首才重一炷香”,则暗示着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这里,刘克庄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情感,表现出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感慨。

“早有埋辞表真曜,晚为画赞讼东方”,此句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埋藏的辞句和赞美的词句,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反映出诗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秋风与落月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使得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最后两句“千古行人来下马,陈诗不必奠椒浆”,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行人虽来不必用椒浆祭奠,但通过吟诵诗词,已是对先人的最高敬意。这种对文化的尊重与对生命的深思,展现了刘克庄对人生和历史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端平闻说建斯堂:以时间为起点,揭示了祠堂的历史背景。
  2. 白首才重一炷香:强调了对先人祭祀的仪式,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
  3. 早有埋辞表真曜:隐喻诗歌和先人智慧的传承。
  4. 晚为画赞讼东方:指通过绘画和赞美的方式,延续对历史的敬仰。
  5. 秋风浩荡吹坟树:描绘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6. 落月依稀照屋梁:月光的柔和与朦胧,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7. 千古行人来下马:行人作为历史的象征,体现出对文化的追溯。
  8. 陈诗不必奠椒浆:强调诗歌的力量,显示出对先人的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首”比喻老人的敬意,体现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秋风、落月等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埋辞”与“画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文化的尊重展开,表现出诗人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省,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祠堂:象征着对先人的敬仰与文化的传承。
  • :祭祀的象征,代表着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 秋风:代表生命的无常,变化的自然。
  • 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哲思。
  • 行人:象征着流动的历史,反映出人与历史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端平”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白首才重一炷香”中的“白首”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3. 诗中提到的“椒浆”是用来做什么的? a) 饮用
    b) 祭祀
    c) 烹饪

答案:

  1. b) 宋代
  2. b) 老年人
  3. b) 祭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山中祠堂》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深邃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感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家 渡吴江 赠别宣州崔群相公 登九峰楼 重送绝句 龙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隐诗)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宦橐 病民害国 天恩祖德 包含返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坐堂水 悦近来远 持之有故 利济 骈肩叠迹 卜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包含尖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游事 提手旁的字 血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