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9:2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23:10
夜怀王校书
作者: 高启 〔明代〕
灯暗独吟余,疏桐月满除。
虫寒初入户,鼠饿欲侵书。
河汉三更望,江湖两地居。
相思无去梦,今夜恨何如。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独自吟唱,稀疏的梧桐树下,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庭院。
寒虫在夜里初次爬进我的房间,饥饿的老鼠想要侵袭我的书籍。
我在三更时分遥望银河,感叹自己身处江湖的两岸。
思念之情无处寄托,今夜的怨恨又该如何排解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启(不详-公元前1540年),明代著名诗人,字季良,号山人,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著称。高启的作品大多流传于后世,与李白、杜甫等人并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孤独的夜晚,诗人面对满月和清冷的环境,深感思念与孤独,特意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心中的惆怅。
《夜怀王校书》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念之情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夜晚的寂静、寒冷和思念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灯暗独吟余”,便让人感受到诗人独自吟咏的孤独与无助。接着,诗人通过“疏桐月满除”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美感,同时也加深了夜晚的孤寂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虫寒初入户,鼠饿欲侵书”,虫鸣和鼠动的细节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存的艰辛与不安。这里的虫子和老鼠不仅是生活中的真实困扰,也是诗人内心孤独和无奈的外在体现。
“河汉三更望,江湖两地居”则展现出一种对遥远友人的思念和无奈,银河的遥远与两地的隔阂,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情感的隔离。最后两句“相思无去梦,今夜恨何如”,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自己的思念无处倾诉,今晚的怨恨又该如何解脱,情感深邃而复杂。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人感同身受,展现了诗人在孤独夜晚的心灵状态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虫寒初入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河汉三更望”中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到“今夜恨何如”,说明他对什么感到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高启《夜怀王校书》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