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

时间: 2025-05-07 09:05:11

诗句

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未老先教白发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11

原文展示:

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 蔡襄 〔宋代〕 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未老先教白发生。

白话文翻译:

去年您率领岭外的军队,我在国都的南门为您送行。 自古以来,成功多靠天意,而在危急时刻才能看清世态人情。 我努力在朝廷中讨论国家大事,而您却甘愿在江海之间追求个人的荣耀。 忧愁应该能深入骨髓,未老先衰,白发早生。

注释:

  • 岭外兵:指岭南地区的军队。
  • 国门南路:指国都的南门。
  • 成事多天幸:指成功往往依赖于天意。
  • 危时见世情:在危急时刻才能看清世态人情。
  • 勉力朝廷论大计:努力在朝廷中讨论国家大事。
  • 甘心江海就私荣:甘愿在江海之间追求个人的荣耀。
  • 牢愁:深深的忧愁。
  • 侵人骨:深入骨髓。

诗词背景: 蔡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写给河东转运使杨乐道的,表达了对友人出征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出征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理解。诗中“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一句,既表达了对成功依赖天意的看法,也揭示了在危急时刻才能看清人心的现实。后两句则对比了诗人在朝廷中为国家大事努力的决心,与友人追求个人荣耀的选择,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送别的场景,引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忧虑。
  • 颔联:表达了对成功和世态的深刻认识。
  • 颈联:对比了诗人与友人不同的人生选择。
  • 尾联:抒发了深深的忧愁和对友人的祝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中的“前岁”与“国门”,“君提”与“送君”。
  • 比喻:如“牢愁应解侵人骨”中的“侵人骨”比喻忧愁深入骨髓。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岭外兵:象征着边疆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
  • 国门南路:象征着离别和远行。
  • 天幸:象征着不可预测的命运。
  • 危时:象征着考验和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前岁君提岭外兵”中的“岭外兵”指的是什么? A. 岭南地区的军队 B. 岭北地区的军队 C. 岭东地区的军队 D. 岭西地区的军队
  2. 诗中“由来成事多天幸”表达了什么观点? A. 成功多靠个人努力 B. 成功多靠天意 C. 成功多靠机遇 D. 成功多靠智慧
  3. 诗中“甘心江海就私荣”表达了什么? A. 为国家大事努力 B. 追求个人荣耀 C. 隐居山林 D. 游历四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送别》
  • 杜甫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送别》与蔡襄的这首诗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蔡襄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乞梅曾宏甫二首 其一 白鹤亭 岁寒亭 虎川 遗直堂 其六 遗直堂 其四 自号在家衲子 岁尽 得瑞香于四明 出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和惬 龛赭 包含甘的成语 鳥字旁的字 包含彘的成语 馋涎欲滴 建之底的字 幺字旁的字 雄兵百万 覆勘 满坐寂然 伐毛洗髓 黄字旁的字 标底 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鹤闲云 木本水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