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月二十四日射弓》

时间: 2025-08-02 18:55:02

诗句

破的心仍在,争豪力不堪。

开弓初觉颤,盈贯未离贪。

衰病先期老,中年岂分甘。

唯应樽酒在,万事一醺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8:55:02

原文展示:

七月二十四日射弓 蔡襄 〔宋代〕 破的心仍在,争豪力不堪。 开弓初觉颤,盈贯未离贪。 衰病先期老,中年岂分甘。 唯应樽酒在,万事一醺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心中的创伤依旧存在,争强好胜的力气已不堪承受。 拉开弓箭时初感颤抖,满贯的欲望还未离开贪婪。 衰老和疾病提前到来,中年人怎能甘心如此。 唯有杯中的酒存在,万事皆可在一醉中忘却。

注释:

字词注释:

  • 破的:指心中的创伤或失败。
  • 争豪:争强好胜。
  • 不堪:不能承受。
  • 盈贯:满贯,指射箭中的最高成就。
  • 衰病:衰老和疾病。
  • 先期老:提前衰老。
  • 樽酒:杯中的酒。
  • 醺酣:醉酒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其诗风格清新,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中年时期的身体状况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月二十四日,可能是作者在一次射箭活动后的感慨。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疾病的无奈,以及对酒的依赖,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生活中的烦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射箭这一活动,反映了作者中年时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诗中“破的心仍在”和“争豪力不堪”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创伤和对争强好胜的无力感。“开弓初觉颤”和“盈贯未离贪”则描绘了射箭时的身体反应和对成就的渴望。后两句“衰病先期老,中年岂分甘”直接抒发了对衰老和疾病的无奈,而“唯应樽酒在,万事一醺酣”则展现了作者希望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射箭活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破的心仍在,争豪力不堪。”: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创伤和对争强好胜的无力感。
  2. “开弓初觉颤,盈贯未离贪。”:描绘了射箭时的身体反应和对成就的渴望。
  3. “衰病先期老,中年岂分甘。”:直接抒发了对衰老和疾病的无奈。
  4. “唯应樽酒在,万事一醺酣。”:展现了作者希望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破的心仍在”比喻内心的创伤。
  • 对仗:“争豪力不堪”与“盈贯未离贪”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衰老和疾病的无奈,以及希望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破的心:内心的创伤。
  • 争豪:争强好胜。
  • 开弓:射箭的动作。
  • 盈贯:射箭的最高成就。
  • 衰病:衰老和疾病。
  • 樽酒:杯中的酒。
  • 醺酣:醉酒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的心仍在”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创伤 B. 射箭的技巧 C. 争强好胜 D. 衰老和疾病 答案:A

  2. “盈贯未离贪”中的“盈贯”指的是什么? A. 满贯的成就 B. 贪婪的心态 C. 射箭的动作 D. 衰老和疾病 答案:A

  3. 诗中“唯应樽酒在,万事一醺酣”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衰老的接受 B. 对疾病的无奈 C. 希望通过饮酒逃避现实 D. 对射箭的热爱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秋声赋》: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蔡襄的《七月二十四日射弓》与欧阳修的《秋声赋》: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偶宴西蜀摩诃池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杜甫诗)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山居酬韦苏州见寄 自平阳馆赴郡 宿报恩寺精舍 蒲中道中二首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 鹧鸪天 灯夕雨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名鼎鼎 欺天罔地 儿字旁的字 包含今的词语有哪些 函工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齿牙馀论 鱼字旁的字 冥眗亡见 讲理 毁伤 克字旁的字 愣头磕脑 鼠字旁的字 漏师 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