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

时间: 2025-04-22 02:30:48

诗句

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当书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30:48

原文展示:

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当书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白话文翻译:

窗外传来松风和涧水拍打的声音,玉佩和琼琚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我该如何把这些情景书写成诗,秋月高挂时,春天却特意让新莺来到此地。
我只消磨一卷《梅山集》,在其中幻化出许多美好的景物情感。
我老早就有写诗的癖好,为了你,我愿意燃烧掉陶渊明的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风:松树的风声,常用以表现清幽的环境。
  • 涧水:山涧流动的水,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命。
  • 玉佩琼琚:意指美丽的玉器,象征富贵与优雅。
  • 秋月:象征清冷的秋天,常用来表现孤寂。
  • 新莺:春天的新鸣鸟,象征新的生机。
  • 梅山集:指的是作者的诗集,象征着创作的积累。
  • 老陶:陶渊明,著名的隐逸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典故解析:
“老陶”指陶渊明,他的诗歌多描绘隐逸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此处提及,暗示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与追求,同时表达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主攻诗歌,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梅山集的珍视和对诗歌写作热情的倾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和内心感受的细腻观察。开头“松风涧水打窗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令人心灵平静。接着,玉佩与琼琚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富丽和明亮,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当书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中,诗人思考如何将这样的美景化为诗篇,表达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思索,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最后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强烈的创作欲望与对陶渊明的钦佩,表明自己愿意为朋友燃烧内心的诗情,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诗歌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细腻,充分展现了杨万里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风涧水打窗声:以声音引入,营造出清幽的环境。
  2. 玉佩琼琚触眼明:描绘美好景物,象征着优雅与富贵。
  3. 当书如何挂秋月:表达对创作的思考,秋月引发孤独感。
  4. 未春特地转新莺: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5. 只销一卷梅山集:表明对自己创作的重视与珍惜。
  6. 幻出多般景物情:诗歌创作的想象力与丰富情感。
  7. 老子平生有诗癖:自我介绍,表明对诗歌的热爱。
  8. 为君焚却老陶泓:愿意为朋友献上自己的才情,表达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风与涧水比作音乐,增强声音的美感。
  • 拟人:新莺被赋予“特地转”的动作,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松风”与“涧水”,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深厚的人际情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风:象征宁静与清幽,代表自然的声音。
  • 涧水:象征生命的流动,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玉佩琼琚:象征美好、优雅与富贵。
  • 秋月:象征孤独与思索,反映时间流逝的感慨。
  • 新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体现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杨万里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老陶”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白居易
    B. 陶渊明
    C. 王维
    D. 杜甫

  3. “松风涧水打窗声”中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
    B. 宁静
    C. 冷清
    D. 繁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夏日绝句》——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杨万里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简单直接的生活态度。
  • 比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直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杨万里的诗则通过声景描绘表现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文精选》
  2. 《陶渊明诗文集》
  3. 《宋代诗词研究》
  4.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秋意) 凤凰台上忆吹箫 自题《箫鸾配》传奇后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忆远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海行夜起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三 夜半酒醒作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二 法国公园河沿晓坐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病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务本抑末 裕后光前 廷争 夜以接日 三点水的字 独树一帜 燕鹤骨 水剩山残 地动山摇 貝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前倨后卑 起馆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