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罗溪望夫岭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4:38:21

诗句

藁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

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8:21

原文展示:

藁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麻秧和大刀的关系已经断裂,变成了山峰上的一块石头,也感到忧愁。难道有谁还会在意风雨的变化,眼泪向四面八方流淌,似乎没有尽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藁砧:一种草木,古代用作铺垫或支撑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寄托或依靠。
  • 大刀头:指锋利的大刀,可能隐喻某种强烈的感情或关系。
  • 峰头石:山峰上的石头,象征孤独和无奈。
  • 管风雨:指对外界变化的关心或在意。
  • 弹泪: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同弹奏的音符,流淌不止。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引用的典故,但用“风雨”和“泪”描绘了内心的愁苦,反映出对失去关系的无奈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容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中常常融入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罗溪望夫岭二首》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孤独的时期,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的结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强烈的内心情感。在诗中,诗人以“藁砧”和“大刀头”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赖和失落。诗人通过山石的意象,暗示了他对失去关系的无奈与悲伤。尤其在“岂有心情管风雨”一句中,诗人表现出对外界变化的漠然,似乎已经心如死灰,任凭风雨的侵袭,感情的流失无可奈何。最后一句“向人弹泪绕天流”更是将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眼泪如同音乐般流转,显得无比悲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藁砧不寄大刀头:暗示一种依赖关系的破裂。
  2. 化作峰头石也愁:形象地表现出孤独与忧伤。
  3. 岂有心情管风雨:表达了对外界变化的无动于衷。
  4. 向人弹泪绕天流: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悲伤的无尽与流动。

修辞手法:

  • 比喻:藁砧与大刀头的关系比喻情感的依赖,峰头石象征孤独。
  • 拟人:泪水被比作音符,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关系的深切思考,以及在面对孤独和悲伤时的无奈与心碎,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藁砧:象征依赖与寄托。
  • 大刀头:象征强烈的情感。
  • 峰头石:象征孤独与无奈。
  • 风雨:象征外界的变化与无情。
  • :象征悲伤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藁砧不寄大刀头”中的“藁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草木
    • B. 一把刀
    • C. 一种工具
    • D. 一种动物
  2. 诗中“岂有心情管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外界的关心
    • C. 对失去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3. “向人弹泪绕天流”中的“弹泪”用来形容什么?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惊讶
    •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情感的深切,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找快乐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杨万里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悼镜澄长兄三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 途中闻布谷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五 荷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勺湖逭暑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偶翻旧帙,扉页中落下残花数片,乃少年时拾作书签者也。感而赋此 减字木兰花·四续前句,寄俞平伯北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独到 物华天宝 耳鬓厮磨 一字不易 齲字旁的字 蹙怖 结舌杜口 瓜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崩角 韭字旁的字 包含缘的成语 运旺时盛 草菇 瓦字旁的字 多种多样 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负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