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23
万劫千生得个人,
须知先世种来因。
速觉悟,出迷津,
莫使轮回受苦辛。
经过无数劫难和轮回,才能拥有一个人身,
要明白这是前世因果的结果。
赶快觉悟,走出迷途,
不要让自己在轮回中受苦。
作者介绍:吕岩,唐代诗人,道教思想家,号称“渔父”。他的诗作多表现出超脱世俗、追求清静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强调因果和觉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轮回苦难的思考。
这首《渔父词》简练而深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诗中通过“万劫千生”的开头,便引起了读者对生死轮回的深思。诗人用“须知先世种来因”提醒人们,人生的遭遇并非偶然,而是前世行为的果报。通过这样的表述,吕岩展示了因果法则的严谨性与不可逃避性。
接下来,诗人呼吁人们“速觉悟,出迷津”,这是对迷失在世俗生活中的人的一种劝诫。诗中不仅有对轮回苦难的描述,还有一种强烈的解脱愿望,鼓励人们要意识到自我觉醒的重要性,及时脱离苦海。
最后一句“莫使轮回受苦辛”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轮回的痛苦和对解脱的渴望。整首诗在哲理的深刻性与情感的真挚之间找到了平衡,给人以启示和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递了人生苦短,因果法则不可逃避,强调觉醒与解脱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万劫千生”形容的是( )
诗中提到的“先世种来因”指的是( )
“速觉悟,出迷津”表达了( )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吕岩的《渔父词》与王维的《庐山谣》,两者都涉及到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但吕岩更侧重于因果与解脱,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