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26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後。
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
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
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生病的竹子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护,终于长出了和母竹一样粗大的嫩笋。第一批笋子从林中被放出,最后一批则任其生长。想要竹子长到五寸的围度,还得等上三年。院子里的竹子渐渐稀疏,已经不能再用来做扫帚了。我家刚刚修缮好,便可以开窗通风了。竹子的秀色映衬着衣冠,清风吹拂,去除了尘埃。万物生长都恨自己没有得到好的养护,只有养护得当的才会丰厚。斧头和锯子日复一日地削剥,阴阳之道也难以拯救。闲居在家中,欣赏草木,田园便成了我的师友。养人就像养竹,举目所见皆是孝道与秀雅。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颐和,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擅长诗文,提倡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表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养竹》以竹子为喻,表达了对生命的细致关怀。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中描写了竹子从病弱到茁壮成长的过程,隐喻了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诗人以竹子的生长为线索,展现了细致的观察与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养人如养竹”一语,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和成长的重要性,强调了耐心与时间对生命发展的关键作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养护与教育的重要性,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倡一种耐心和细致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病竹”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五寸围”指的是什么?
诗中“养人如养竹”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