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58:52
南方有贫士,狂怪如病风。
垢面发如葆,自污屠酒中。
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
长箭挽不尽,不中无尤弓。
在南方有个穷苦的士人,仿佛精神失常,像得了病一样。
他的脸上污垢丛生,头发乱如蓬草,自己沉迷于屠宰后的酒中。
他引导我来到河边,河水与昆仑山相连。
长长的箭虽然拉不断,但若不中靶,就没有怨恨的弓。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翁,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清新、自然、真挚的诗风著称,主张诗歌应反映真实的情感和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苏辙与友人饮酒时所作,呈现了他对贫士生活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他对人世间孤独、无奈的感悟。
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士的形象,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全诗以“狂怪”开篇,立即将读者引入一个精神失常的状态,暗示了社会的压迫与人性的悲哀。接着,通过对贫士外貌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生活的艰辛与自我放逐的状态,仿佛在揭示人们在困境中如何选择自我麻痹。
“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一句,意象深远,既传达出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们内心对高远理想的向往。然而,这种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正如“长箭挽不尽”的隐喻,虽然努力去追求,却常常无法抵达目标。最后以“不中无尤弓”结束,传达出一种命运的无常与人们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运用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注与同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贫士的人生困境,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怀与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南方的贫士被形容为什么状态?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长箭挽不尽”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对比,苏辙的作品更侧重于社会底层的真实写照,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豪情。两者都通过饮酒表达情感,却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