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34
奉陪赵大夫游桓山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後水喧江落浑黄,
晚云障日作微凉。
笙歌声里旌旗动,
罗绮丛中语笑香。
劝相秋郊开稔熟,
摩娑苔壁吊荒亡。
风流一代今山简,
有底樽前著葛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赵大夫在桓山游玩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水流喧闹,江水浑黄,傍晚的云彩遮住了太阳,带来一丝凉意。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音乐声中,旌旗随风飘动,华丽的衣裙中传来嬉笑声。诗人劝赵大夫在秋天的郊外享受丰收的美好,赞美自然的丰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繁华时代的怀念,诗人在酒樽前感慨时光流逝。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履平,号小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内容丰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游玩桓山时,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美景及惬意生活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整首诗以桓山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水流的喧闹与黄昏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接着,笙歌声与旌旗的描写,展示了游玩中的欢乐与热闹,使人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过去繁华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波动,使得整首诗在轻松欢愉的外表下,隐含着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思。诗人在最后一句对往昔的怀念,带有一丝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诗意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友谊、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晚云障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笙歌声里旌旗动”中“笙歌”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秋郊开稔熟”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期盼?
答案: 1. C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