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03
独坐
陈师道 〔宋代〕
文章平日事,风竹莫年须。
衰疾悬知此,霜毛不更除。
一丘吾欲往,百亩有如无。
魑魅须游子,乾坤著腐儒。
扣门闻啄木,唤酒有提壼。
门径无行迹,秋来不遣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坐着,思索着平日的事情,感叹风竹的年华已逝。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衰老与疾病,却无法将白发去除。心中想要前往一座小丘,但眼前却是百亩田地,仿佛无从施展。世间的妖魅游荡在游子间,而那些腐朽的儒者在天地间无所作为。敲门声中听到啄木鸟的啄声,呼唤酒壶却已无酒相伴。门前小径再无行人踪迹,秋天来临却不再耕作。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仲明,号澄江,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思索,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社会环境的动荡和个人的衰老,使他在孤独中反思生命的意义。
《独坐》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平日事务的繁忙中,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衰老与疾病的双重打击让他感到无力和绝望。尤其是“霜毛不更除”一句,形象而直接地传达出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与接受。
诗中“魑魅须游子”的意象,揭示了世间的的不公与腐朽,游子在外漂泊,面对的却是妖邪之物和无能的知识分子。诗人通过啄木鸟的声音,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反思,呼唤酒却发现酒壶空空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失落和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腻观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诗在字句中透出浓厚的人生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孤独和衰老为主线,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孤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霜毛不更除”表达了什么?
A. 对年轻的怀念
B. 对衰老的接受
C. 对自然的描写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百亩”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对腐儒持赞赏态度。(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的特征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