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58:15
《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
作者:陈师道 〔宋代〕
疾雷倒海不成雨,
黑云衔日蚕不吐。
深院回廊昼日长,
青帘朱幕风铃语。
神仙中人龙作马,
翠旌绛节从天下。
竹冠芒屦紫绮裘,
曳杖林间观物化。
清池照眼自生凉,
修竹回阴欲过廊。
樽酒未空高兴动,
含毫欲下云飞扬。
俗闻道士业符医,
未语已作庸人样。
但知一扇博百金,
岂识双松到千丈。
蝇头小字密著行,
四座欢叫醒而狂。
忽惊天姥到庭户,
风篁露草鸣寒螿。
回天郤日有余力,小试席间留翰墨。
请公慎用补天手,人佐后皇和玉石。
雷声轰鸣,海浪翻滚,却降不下一滴雨;
黑云遮日,就像蚕蛹紧闭不吐丝。
深院的回廊,白昼显得格外漫长,
青色的帘子,红色的幕布,风铃声声入耳。
神仙般的人物,骑着龙和马,
华丽的旌旗和节杖随风而来。
竹冠、芒屦、紫色绮裘,
在林间轻松地游览自然的变化。
清澈的池水映射出凉意,
修竹的阴影欲遮过长廊。
酒樽未空,心情愉悦而激动,
笔尖欲落,似要随云飞扬。
世俗之人道士的业务,
还未说话就已显得庸俗。
只知用一扇门能换取百金,
岂能识得双松高达千丈。
蝇头小字密密麻麻,
四周欢声雷动,似乎大家都被惊醒。
忽然天上的神女降临到庭院,
风中竹林、露草发出清脆的鸣声。
回望天的日子尚有余力,
小试笔墨于席间留下佳作。
请您小心使用补天之手,
人辅佐皇帝和玉石的和谐。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静斋,宋代诗人。与苏轼、黄庭坚、陆游并称为“宋四家”,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山水、友人之情,深受后世推崇。
《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陪伴友人于醴泉避暑,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和心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浓厚的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为主线,通过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夏日避暑时光的享受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的“疾雷倒海不成雨”便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对比下的“黑云衔日蚕不吐”则暗示了即将来临的炎热与压抑。接着诗人描绘了院落的景象,青帘朱幕下的风铃声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悠长。
诗中描绘了神仙般的角色,结合竹冠芒屦等细节,展现出一种脱俗的生活态度。随着诗的推进,樽酒未空的喜悦与“含毫欲下”的创作冲动交织,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也对世俗道士的庸俗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对真正高尚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请公慎用补天手”,不仅是对友人的恳请,也暗指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对俗世的庸碌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一种追求高尚理想的人生态度。
《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陈师道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青帘朱幕”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装饰物
C. 风铃
D. 酒樽
“疾雷倒海不成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压迫
C. 快乐
D.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