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鼓歌》

时间: 2025-05-02 23:03:39

诗句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

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

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39

原文展示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烽。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白话文翻译

在辛丑年的冬天十二月,我初次从政见到了鲁老。以前听说过石鼓,今天终于见到了,鼓上的文字形状如蛟蛇般扭曲。细细观察,想用手指画出肚子,想读却像是嘴里被夹住。韩公喜欢古物已然去世,我如今又过了百年!我努力追寻偏旁和点画,有时只能猜出一二,剩下的八九全模糊不清。我的车马都在征战,鱼只剩下鲔鱼贯穿柳树。古器纵横依旧能辨识鼎,星星错落只能认出斗。模糊的文字已隐没,曲折的形状仍能辨认。明亮的缺月掩藏在云雾中,清秀的稻禾在杂草中生长。经历了百战竟然偶然生存,千载独立又有谁能成为朋友?追溯远古的轩颉,只有诺言流传;向冰斯致敬时同样是鹤与鸥。想起周宣歌的鸿雁,那时籀史的文字变成了蝌蚪。厌倦了混乱的人们方思念圣贤,中兴的天意使人慧根复生。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挥。象胥杂沓贡上狼与鹿,方召联翩赐予圭卣。于是因鼓鼙而思将帅,岂为考古而烦扰?何人作颂能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功勋至大却不自夸,文武未远仍然忠厚。想要寻找年岁却无甲乙,岂有文字可供记载。自从周衰后七国纷争,竟使秦人有九有。扫除诗书诵法律,抛弃俎豆陈设鞭杻。当年何人辅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德,后者无继前无偶。大家都说皇帝巡游四国,烹灭强暴救助百姓。六经已然委于尘埃,而此鼓也应随之被击打。传闻九鼎沉于泗水,想要让万夫将其取回。暴君纵欲穷人之力,神明义不污秦国之垢。那时石鼓又将何处避去?无非是天工使鬼神守护。兴亡变化,事物自会闲适,富贵一朝,名声不朽。细想物理不禁叹息,人生安能如汝长寿?

注释

  1. 岁辛丑:指农历年,辛丑年对应公元前2011年或2001年等。
  2. 鲁叟:鲁国的老者,这里指的是当时的古物收藏家。
  3. 蛟蛇走:指石鼓上的文字形态像蛟蛇一样扭动。
  4. 韩公:指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5. 偏旁推点画:指推测文字的偏旁部首和点画。
  6. 鲔贯之柳:指鲔鱼穿过柳树,暗喻战乱中的生存状态。
  7. 轩颉:古代的文字创造者,象征文字的源头。
  8. 周宣歌鸿雁:指周宣王时代的歌谣,寓意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9. 九鼎:古代象征权力的器物,传说沉于泗水。
  10. 万夫沉水取:指众人合力取回沉于水中的九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追崇。

创作背景

《石鼓歌》创作于苏轼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古文化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石鼓作为古物,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激发了苏轼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自身经历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石鼓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苏轼通过描绘石鼓的古文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传承的关注。诗中展现出作者对古代文物的敬畏与崇拜,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石鼓不仅是古代文化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在诗中,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文字的复杂与模糊,反映出他对古代文化的探索与对历史的追溯。同时,诗中提到的韩公、轩颉等历史人物,象征着文人的理想与追求,突显出文化传承的艰难与重要。苏轼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他既为古文化的失落而感伤,又对未来的文化传承寄予希望。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生动地将古代文化的辉煌与现世的迷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在辛丑年的冬天,我第一次从政,见到了鲁国的老者。
  •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以前听说过石鼓,今天终于见到了,鼓上的文字形状如蛟蛇般扭曲。
  •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细细观察,想用手指画出肚子,想读却像是嘴里被夹住。
  •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韩公喜欢古物已然去世,我如今又过了百年。
  •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努力追寻偏旁和点画,有时只能猜出一二,剩下的八九全模糊不清。
  •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我的车马都在征战,鱼只剩下鲔鱼贯穿柳树。
  •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古器纵横依旧能辨识鼎,星星错落只能认出斗。
  •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模糊的文字已隐没,曲折的形状仍能辨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字比作“蛟蛇”,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古代名物的列举,增强气势,显示历史的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文化的传承。苏轼通过对古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当下文化的忧虑,反映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鼓:象征古代文化与历史的见证。
  2. 蛟蛇:代表古文字的复杂与神秘。
  3. 鲔鱼:暗喻战乱中的生存状态。
  4. 轩颉:象征文字的源头,代表文化的起源。
  5. 九鼎:象征权力与国家的兴衰。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石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代表着文化的传承;蛟蛇则象征着古文字的神秘与难解;鲔鱼贯穿柳树,寓意着在战乱中挣扎求生的艰难;轩颉则象征着人类文字的智慧与创造力;九鼎则是权力与国家兴亡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鼓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蛟蛇”象征: A. 古代的物品
    B. 文人的理想
    C. 古文字的复杂
    D. 战乱的悲惨

  3. 诗中提到的“九鼎”象征: A. 文化传承
    B. 国家权力
    C. 个人的荣耀
    D. 文人的追求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石鼓歌》李白《将进酒》:两者均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倾向于古文化的沉思,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文观止》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小蓬莱歌 至江宁再叠前韵 感旧示魏禹平 同晙思大年访华天御先生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二首 其二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二首 其一 秋感 福州道中 江行杂诗三首 其三 江行杂诗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山事 正目 肀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深厉浅揭 双鱼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俗不可医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器师 儿字旁的字 包含喧的词语有哪些 名震一时 鬼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甘言媚词 抚古 疑误天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