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20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我在庭前亲手种下了桃李树,满眼都是繁茂的绿荫和青涩的果子。
窗外的百舌鸟在啼叫,惊醒了春天的五更梦。
居士啊,居士啊,别忘了那小桥和流水的情景。
“桃李”在古诗中常用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经典意象,代表着恬静的生活。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豁达,也有细腻柔婉,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留恋与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苏轼的《如梦令·春思》以“春”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以“手种堂前桃李”引入,展现了诗人亲手栽种的桃李树,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接着“无限绿阴青子”描述了树荫下的静谧与丰盈,传达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帘外百舌儿”的描写,则是通过鸟声的变化,唤起了春天的气息,鸟鸣使得“惊起五更春睡”,暗示了春日的早晨,也让人联想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把握。最后的“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则是一种对隐士生活的呼唤,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记得那份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苏轼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手种堂前桃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城市的向往
C. 对战争的恐惧
“帘外百舌儿”中的“百舌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小桥流水”象征着什么?
A. 城市的喧嚣
B. 田园的宁静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有对春天的描绘,但更多的是表达个人情感的孤独和思念。而苏轼的《如梦令·春思》则侧重于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生活的安宁。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大相径庭,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