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姑苏怀古》

时间: 2025-05-07 08:34:59

诗句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59

原文展示

姑苏怀古
作者:许浑 〔唐代〕

宫馆馀基辍棹过,
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
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
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
日日东流生白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经过姑苏时的感受,眼前的宫殿遗址已无人问津,独自在此吟唱悲歌。荒凉的台上,麋鹿在争食新草,空荡荡的园子里,野鸭争先恐后地占据了浅滩的莎草。吴地的山岚在雨中显得更加冷清,楚江的风急促地吹来,远处的帆船数量不少。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国家已经破灭,忠臣也已去世,江水日复一日地东流,带走了无尽的白色浪花。

注释

  • 宫馆:指的是宫殿、府邸。
  • 辍棹:停下划桨,意为停船。
  • 黍苗:指的是黍的幼苗,象征着生机。
  • 荒台:荒废的台地。
  • 麋鹿:一种野生动物,象征着自然。
  • 空苑:空旷的园子。
  • 凫鹥:指的是野鸭。
  • 吴岫:指的是吴地的山峦。
  • 楚江:指的是楚地的江河。
  • 国破:国家破碎,指的是战乱带来的悲惨后果。
  • 忠臣死:忠诚的臣子已死去,体现了对国家的哀痛。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姑苏的景色,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破灭的忧伤与怀念。诗中提到的“国破忠臣死”反映了唐代动荡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安史之乱后,许多忠臣为国家殉道。诗歌的意境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情,尤其在咏史抒怀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姑苏怀古》写于唐代,诗人经过姑苏,看到昔日辉煌的遗迹,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破败,因而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国家破碎的伤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宫殿的遗址以及无人问津的场景,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接着通过描写麋鹿、野鸭等自然景物,传达一种冷清与荒凉的氛围。尤其是“可怜国破忠臣死”的呐喊,直击人心,感情真挚而深沉。

全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历史的感慨,形成了一个悲凉的图景。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借景抒情,深刻反映了对国家、历史的思索与忧虑,令人感受到一种身处历史长河中的孤独感与无奈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宫馆馀基辍棹过:描绘诗人经过残破的宫殿遗址,停下船桨,产生了对历史的感慨。
  2. 黍苗无限独悲歌:即使有新的生命(黍苗)在生长,诗人仍感到无尽的悲伤。
  3. 荒台麋鹿争新草:荒凉的台地上,麋鹿在争食新草,象征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延续。
  4. 空苑凫鹥占浅莎:空荡的园子里,野鸭占据了浅滩,显示出景致的寂寥。
  5. 吴岫雨来虚槛冷:吴地的山岚在雨中显得冷清,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6. 楚江风急远帆多:楚江的风急促,远方的帆船不少,暗示着人们在流亡与漂泊。
  7. 可怜国破忠臣死:对国家破碎、忠臣去世的伤感,突显了历史的悲剧。
  8. 日日东流生白波:江水日复一日地流动,象征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演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吴岫雨来”和“楚江风急”,展现了诗的工整与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结合,形成深刻的意象。
  • 拟人:如“争新草”,赋予动物行为以人性,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破亡的痛心以及对忠臣死去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主题深刻而感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馆: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权力。
  • 黍苗:代表新生与希望。
  • 荒台:历史的沧桑与荒凉。
  • 凫鹥:自然的生存与竞争。
  • 江水: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国破忠臣死”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国家的骄傲
    • B. 对国家破亡的悲痛
    • C. 对忠臣的赞美
  2. “吴岫雨来虚槛冷”中“虚槛”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景象
    • B. 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 C. 一种植物
  3. 诗中通过哪些动物形象来体现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答案

  1. B. 对国家破亡的悲痛
  2. B. 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3. 麋鹿与凫鹥等动物,象征着自然生命的延续与人类历史的冷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许浑的《姑苏怀古》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破碎的感慨,但许浑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苦闷与历史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相关论文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姑苏怀古》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送马秀才落第归江南 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送严维赴河南充严中丞幕府 东湖送朱逸人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斑竹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运开时泰 麥字旁的字 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不可 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内开头的成语 特诚 暴风疾雨 嗛嗛之德 用字旁的字 谁子 函件 长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附逆 杀手锏 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