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时间: 2025-05-01 03:03:10

诗句

渡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

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3:10

原文展示:

渡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
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

白话文翻译:

我在渡口停舟不忍离去,坐在净坊听着雨声写诗。
如果余生能有寻求真理的机会,不妨去披云问问凤儿。

注释:

字词注释:

  • 渡口:渡船的地方。
  • 回舟:返回的船。
  • 未忍移:舍不得离开。
  • 净坊:指一个安静的地方,可能是寺庙或清净的房间。
  • 题诗:作诗。
  • 馀龄:余下的年岁。
  • 寻真路:寻求真理的道路。
  • 披云:拨开云雾。
  • 问凤儿:问询神话中的凤凰,象征高洁和追求。

典故解析:

  • 凤儿:指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高贵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季昇,号如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李弥逊游历武夷山时,因突遇雨水,诗人在渡口停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真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追求的向往。诗的开篇“渡口回舟未忍移”,展现了诗人在雨中不愿离开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接着通过“净坊听雨坐题诗”,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刻的思考场景。

最后两句“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追求,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凤儿作为象征,代表着理想与高尚,而“披云”则暗示了追求真理过程中所需的勇气与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李弥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渡口回舟未忍移:在渡口停船,不忍心离去,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2. 净坊听雨坐题诗:在清静的地方听雨,写下诗句,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内心状态。
  3. 馀龄倘有寻真路:如果余生还有机会去追寻真理,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4. 试与披云问凤儿:希望能够拨开云雾,问询象征理想的凤凰,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雨声与人的情感结合,使得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例如“渡口回舟”和“净坊听雨”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凤儿象征理想与追求,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追求真理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渡口:象征人生的岔路口,代表选择与变化。
  • :象征洗净心灵,带来清新与灵感。
  • 凤儿: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高尚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渡口”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情感
    C. 一种花

  2. 诗中提到的“凤儿”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理想与追求
    C. 财富

  3. 诗人坐在净坊听雨的原因是什么? A. 休息
    B. 写诗
    C. 思考人生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弥逊的《道游武夷遇雨》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象,但李弥逊更侧重于内心的感悟与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咸通 长年 登汉高庙闲眺 秋日早行 杂曲歌辞。少年行 贵公子 对酒 题裴端公郊居 上元县(浙西作) 云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速率 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舌 异等 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黑头虫 齲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社评 一吠百声 矛字旁的字 点纸画字 家人父子 动人心弦 富埒陶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