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居榕城三日写其风物得八首 其六》

时间: 2025-05-06 01:55:54

诗句

艳红堂上妓成围,依黁纤羸阿琐肥。

便说寻春端为汝,欲凭花叶浣征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4

原文展示:

艳红堂上妓成围,
依黁纤羸阿琐肥。
便说寻春端为汝,
欲凭花叶浣征衣。

白话文翻译:

在艳红的大厅里,歌妓们围成一圈;
她们中有的娇弱纤细,有的则丰满肥硕。
她们说寻春的目的都是为了你,
想借助花叶来洗涤征战的衣衫。

注释:

  1. 艳红:形容色彩鲜艳、明亮的红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或舞台的装饰。
  2. :妓女,指以歌舞、陪伴为生的女性。
  3. 依黁:依靠着,黁指的是一种清淡的妆容。
  4. 阿琐肥:阿琐是对女子的称呼,指身材丰满的女子。
  5. 寻春:指的是春天的到来,常常与游玩、赏花联系在一起。
  6. :洗涤,清洗的意思。
  7. 征衣:指的是出征的衣物,暗指战士的衣服。

典故解析:

“寻春”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浣征衣”则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蛰存(1890-1943),字志贞,号天风,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和散文家,擅长古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居榕城三日写其风物》是施蛰存在居住于榕城期间所写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当地风物的感受和思考。此诗作成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探索了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妓女们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社会风情与人性的复杂性。开篇以鲜艳的色彩引入,象征着生活的热烈与生命的活力,妓女们的聚集暗示着一种社交的氛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既有纤细的柔美,也有丰满的丰腴,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多元理解。同时,诗人在这里隐喻了对春天的追寻,表达了对新生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最后一句“欲凭花叶浣征衣”则将春天的美丽与征战的沉重对立起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艳红堂上妓成围:在华丽的红色大厅中,歌妓们围成一圈,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
  2. 依黁纤羸阿琐肥:她们的身材各异,有的娇弱纤细,有的丰满,展现了不同的美。
  3. 便说寻春端为汝:她们说追寻春天的意义都是为了你,暗示着她们的生活与对方息息相关。
  4. 欲凭花叶浣征衣:想借助花叶美丽的形象来洗涤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衣衫,表现出对和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纤羸阿琐肥”,通过对比展现不同的女性形象。
  • 比喻:将花叶比作洗涤的工具,象征着美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妓女们的欢聚与春天的呼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战争的反思,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社会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艳红:象征着热情与生命力。
  2. :代表了社会的另一面,涉及人性的多元。
  3. :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4. 花叶: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妓女们的身材有哪些特点? A. 只有纤细
    B. 只有丰满
    C. 有纤细也有丰满
    D. 无法判断

  2. 填空题:诗中“欲凭花叶浣征衣”表达了对____的渴望。

  3. 判断题:诗的主题仅仅是对妓女生活的描写。
    (对 / 错)

答案:

  1. C
  2. 和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施蛰存 vs. 杜甫:施蛰存的诗歌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族命运。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但都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 送邵州判官往南 相和歌辞。王昭君 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 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 龙门八咏·阙口 使回赴苏州道中作 别李氏女子 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人之水镜 闻风而逃 包含毁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补敝起废 式好 绽放 眠霜卧雪 怎么 花葩 牛字旁的字 水宿 包含岱的词语有哪些 移宫易羽 糹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