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7:14
永新谈汉卿求筠坡书院诗用诚斋之韵之意而推广之
——周必大
轩窗弥望猗猗竹,有斐切磋琢磨足。
天籁鸣风异丝木,昼夜锵金戛球玉。
碧梧空有栖凤枝,何如以实饲其儿。
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文化气息的书院环境,窗外的竹林郁郁葱葱,似乎在诉说着知识的力量。有如雕琢的玉石,书院里的人们在风中吟诵,昼夜不停,仿佛金属的锵鸣与美玉的敲打声。碧绿的梧桐树上空有栖息的凤凰枝头,不如用实际的食物来养活自己的孩子。最后,诗人以扶摇直上高空的姿态俯视着鸿鹄的栖息之地,仿佛又要与神龙共舞于水池之上。
周必大,字道隆,号静斋,宋代著名学者和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善于描绘自然与哲理,作品中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与情感。
此诗创作于周必大任教于书院期间,表达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期望。诗中所描绘的书院环境,体现了他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典雅书院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教育的热爱。开篇的“轩窗弥望猗猗竹”,不仅描绘了书院的自然风光,更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学术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天籁鸣风异丝木”的形象,表达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仿佛在向读者传达着书院中人们追求真理的精神。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归到对家庭的思考,他用“何如以实饲其儿”这句,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担当。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不乏对人性和教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周必大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感和文化情怀。
整首诗探讨了教育的价值与责任,强调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关注实际的生活和家庭。
诗中“轩窗弥望猗猗竹”中“猗猗”是什么意思?
A. 美丽
B. 茂盛
C. 瘦弱
D. 荒凉
诗中提到的“天籁鸣风异丝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人的声音
C. 动物的声音
D. 机器的声音
诗中的“扶摇下视鸿鹄陂”意指什么?
A. 低视他人
B. 高瞻远瞩
C. 膨胀自大
D. 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