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13
度破讷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在沙尘暴中,我目睹风掀起沙子,年复一年却不见草木生长的时日。
不要说塞北没有春天的到来,哪里能知道春天终究会来呢?
在破讷沙的顶端,大雁正在飞翔,鸊鹈在泉水上初次归来,准备迎接战斗。
明亮的阳光从东南方升起,洒在满是沙砾的土地上,寒光如铁衣般闪烁。
作者介绍: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边疆的风土人情和艰苦环境,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物的活动,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塞北环境的感慨。
李益的《度破讷沙二首》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诗的开头通过“眼见风来沙旋移”描绘出沙尘暴的场景,使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恶劣。随之而来的“经年不省草生时”则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生机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思考。
接下来的“莫言塞北无春到”,通过反问手法,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并非绝对,甚至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机,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则带来了一种生动的景象,雁的飞翔和鸊鹈的归来象征着希望和重生,最后以“满碛寒光生铁衣”结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令人感受到在严酷环境中仍然存在光明和温暖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塞北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春天的渴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眼见风来沙旋移”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诗中的“莫言塞北无春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满碛寒光生铁衣”中的“铁衣”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李益的作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者皆描绘了边塞的壮丽和自然环境的艰苦,但李益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希望,而王之涣则注重景色的壮美与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