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张敬仲寒岩瀑泉》

时间: 2025-04-30 05:11:18

诗句

朱弦莫余和,落指空琅然。

天风远送将,去作碧岩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18

原文展示:

朱弦莫余和,落指空琅然。天风远送将,去作碧岩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景色的感受。朱色的弦乐器音调不再和谐,只能随指尖轻轻滑落,发出空灵的音响。远方的天风送来声音,似乎化作了那碧绿岩石间的泉水。

注释:

  • 朱弦:指红色的弦乐器,象征音乐。
  • 莫余和:不再和谐,表示音乐已经失去美好。
  • 落指:指音符随手指滑落,形容音乐的无奈。
  • 空琅然:发出空灵的声音,形容音乐的清脆。
  • 天风:指天空的风,带有自然之意。
  • 碧岩泉:绿色岩石之间的泉水,象征自然的美丽和清澈。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碧岩泉”可看作是自然美的象征,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音乐失意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庆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之际,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关系。首句“朱弦莫余和”不仅表明了音乐的失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音乐的和谐是人们心灵的寄托,而当这种和谐消失时,便只剩下空灵的余音,带给人一种无尽的思索。接下来的“天风远送将,去作碧岩泉”则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远方的天风似乎在为那失落的音乐送行,最终化为清澈的泉水,显现出自然的无私与包容。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对音乐的怀念,也揭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深切眷恋,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心灵寄托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行提到音乐的失和,诗人感到孤独、失落。
    • 第二行描绘出音乐的余响,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似乎音乐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 第三、四行则将这种失落与自然结合,表现出风的送别和泉水的清澈,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慰藉。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朱弦”和“碧岩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音乐,后者象征自然之美。
    • 比喻:将天风比作送别的使者,传达了音乐与自然的相互关联。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音乐的失落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和谐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朱弦:音乐的象征,代表情感的寄托。
  • 天风:自然的力量,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 碧岩泉:自然的美景,象征着生命的清新与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弦莫余和”意为:

    • A. 音乐依然和谐
    • B. 音乐失去了和谐
    • C. 乐器被遗忘
    • D. 自然声音优美
  2. “天风远送将”中的“送”指的是:

    • A. 送别
    • B. 送给
    • C. 送行
    • D. 送达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自然与孤独的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美,展现诗人对环境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对比魏庆芝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
    • 魏庆芝更多地关注音乐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题薛兰英、蕙英《苏台竹枝词》 其二 投来使 春侠杂词(一十二首) 摘瓜词 老姑投国玺 将进酒 春侠杂词 沙堤行 渊明抚松图 虞美人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靡一时 纷纷洋洋 落纸烟云 焜黄 洋嗓子 熊腰虎背 倒八字的字 宝盖头的字 疾痼 折文旁的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翦落 匸字旁的字 圆顶方趾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