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10
归去田园好,门罗树外峰。
地偏群燕雀,江静隐鱼龙。
愁觅邻家酒,眠憎近寺钟。
一春强半雨,谁与问凶丰。
回归田园真好,门前山峰外有树。
这里偏僻,群燕和雀鸟飞来飞去,江水静静流淌,水中隐匿着鱼和龙。
愁苦中寻找邻居的酒,睡觉时恨不得远离寺庙的钟声。
这一春大半时间都在下雨,谁来问我丰收的凶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表明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江静隐鱼龙”等意象,体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此首诗作于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际,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及对繁华尘世的逃避。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李弥逊的《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浮华尘世的淡泊态度。开头的“归去田园好”,简单明了地传达出他对乡村的热爱。诗人描绘的田园景象,既有自然的宁静,也有生机的体现——“地偏群燕雀,江静隐鱼龙”,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田园的偏僻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愁觅邻家酒”,流露出一种孤寂感,表达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寂寞与对人际交流的渴望;而“眠憎近寺钟”则反映了他对寺庙钟声的厌倦,似乎是在逃避外界的纷扰,渴望更安静的生活。最后一句“一春强半雨”,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暗示着丰收的不确定性,表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忧虑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不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邻家酒”象征什么?
A. 寂寞
B. 友谊
C. 繁华
“江静隐鱼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的和谐
B. 尘世的纷扰
C. 生活的丰富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诗与陶渊明的诗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田园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然而,李弥逊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忧虑,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