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30:46
雨歇天逾闇,风悲海欲来。
荒涂欹独枕,残夜对空杯。
庭燎栖鸡怪,场萁倦马哀。
壮心无一寸,那更不成灰!
雨停了,天色更显得阴暗,风声悲凉,海面似乎要翻起波浪。
在荒凉的土地上,我独自枕卧,夜深人静,面对着空杯,思绪万千。
庭院里的火光照耀着栖息的鸡,场院里的豆秧让疲倦的马儿感到悲哀。
壮志豪情没有一寸的寄托,那更何以不化为灰烬呢?
本诗多以自然景象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通过环境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之情。
孙元衡(约1610-约1680),字子皓,号白石,江苏无锡人,晚明清初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风景与抒发情感,作品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清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惆怅。
《宿二林》是一首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雨歇天逾闇,风悲海欲来”引入,展现出一种阴沉的氛围,伴随着雨停后的寂静,世界显得更加孤独和悲凉。接着,诗人以“荒涂欹独枕”描绘了自己孤独的状态,夜深人静,只有空杯相伴,暗示内心的空虚与无奈。
诗中“庭燎栖鸡怪,场萁倦马哀”通过生动的场景切换,将孤独感与悲凉感加深,庭院中的微光与疲惫的马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描绘一种生活的无奈与苍凉。最后两句“壮心无一寸,那更不成灰”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壮志未酬,心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倍感无力,甚至感到自己的理想将化为乌有,令人心痛。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复杂的情感,读后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
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孙元衡
C. 李白
“雨歇天逾闇”中的“逾”意为:
A. 超过
B. 仍然
C. 不再
诗中“壮心无一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失落
C. 快乐
可以将孙元衡的《宿二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失落,后者则表现出一种隐逸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上各具特色,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