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

时间: 2025-05-06 02:53:42

诗句

茅檐有佳客,肃肃清风兴。

吾孙成均来,左右皆良朋。

为怜众兄弟,将冠未有称。

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

老夫方苦贫,不办酒如渑。

夏田已失麦,种豆喜多蝇。

何以待君子,箪瓢容一升。

君来岂非误,门庭冷如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2

原文展示

茅檐有佳客,肃肃清风兴。
吾孙成均来,左右皆良朋。
为怜众兄弟,将冠未有称。
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
老夫方苦贫,不办酒如渑。
夏田已失麦,种豆喜多蝇。
何以待君子,箪瓢容一升。
君来岂非误,门庭冷如冰。

白话文翻译

在茅草屋檐下有位贵客,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我的孙子成均来了,身边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怜惜众多兄弟,虽然年纪尚轻却没有称号。
树枝上失去了火光,中林的柴薪化作蒸汽。
我这个老人正遭受贫困,不像渑水那样能摆酒待客。
夏天的田地已经失去麦子,种豆子却愿意多引来苍蝇。
我该用什么来招待君子呢?箪箕和瓢只装得下一升。
你来这里难道不是个误会吗?门庭冷落得像冰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客:善待的客人。
  • 肃肃:形容清风徐来,气氛宁静。
  • 良朋: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 :指名号或称谓。
  • 条枚:指枝条。
  • 熂燎:火光。
  • :蒸腾,蒸发。
  • 苦贫:艰难的生活。
  • :渑水,指渑池,古地名,寓意丰盛的酒席。
  • 箪瓢: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 :指误会或错误。

典故解析

  • 茅檐:古代农家简朴的屋子,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
  • 成均:指成均的学问,诗人以此来表达对后辈的期望。
  • 渑水:古代诗词中常提到的美好酒席,暗示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哲学、诗歌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晚年,诗中表现了对家族后辈的关怀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动荡和个人生活的窘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于家族后辈的关心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开篇“茅檐有佳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吾孙成均来”,引入重要人物,体现出诗人与友人、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然而,诗人在描述生活的困境时,使用了“老夫方苦贫”这样的自嘲式语言,显示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诗中对酒席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的“门庭冷如冰”,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描绘,也是对友人到访后的愧疚感的流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文人特有的孤独与贫困,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檐有佳客:描绘出一个安静的场景,说明有贵客到访,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肃肃清风兴:清风徐来,使得环境更加清新,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也随着环境而变得轻松。
  • 吾孙成均来:提到自己的孙子,表现出对家族后辈的关心。
  • 左右皆良朋:诗人身边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说明生活中并不缺乏交往。
  • 为怜众兄弟,将冠未有称:表达了对兄弟的关爱,虽然没有称号但情感深厚。
  • 条枚失熂燎:暗示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与失落。
  • 中林化薪蒸:表达自然景象,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老夫方苦贫,不办酒如渑:诗人直言自己的贫困,无法招待客人,流露出自嘲与无奈。
  • 夏田已失麦,种豆喜多蝇:生活的窘迫导致了种植的失败,象征着生活的苦涩。
  • 何以待君子,箪瓢容一升: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愧疚与无奈,无法给予足够的招待。
  • 君来岂非误,门庭冷如冰:结尾的冷落感,表达了对生活的失落与对友人的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门庭冷如冰”,比喻门庭的冷清与孤独。
  • 对仗:如“酒如渑”和“箪瓢容一升”,体现了诗词的工整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生活的贫困与人际关系的温暖,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珍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家族后辈的期望。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文人特有的孤独与贫困,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檐:象征简朴的生活。
  • 清风:象征宁静与舒适。
  • 佳客:象征友谊与关怀。
  • 箪瓢:象征生活的简陋与困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吾孙成均”,这个角色代表了什么?

    • A. 朋友
    • B. 兄弟
    • C. 孙子
    • D. 客人
  2. 诗中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门庭的冷清?

    • A. 冻如雪
    • B. 冷如冰
    • C. 寒如霜
    • D. 空如地
  3. 诗中的“老夫方苦贫”说明了诗人的什么状况?

    • A. 富裕
    • B. 窘迫
    • C. 忧虑
    • D. 快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友人的珍视,前者侧重于家庭与亲情,后者则更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文人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横吹曲辞。望行人 伤邻家鹦鹉词 行宫词 镜听词 荆门行 春去曲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尝隐庐山白鹿洞) 送郑权尚书南海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 塞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打拳 闭门谢客 人字头的字 盐运 积垒 死心眼 先字旁的字 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薰的成语 知以藏往 牲豭 日夜如梭 楼台亭阁 包含戢的词语有哪些 脱皮儿裹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