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

时间: 2025-05-02 12:12:40

诗句

常日区中暇,时闻象外言。

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40

诗词名称: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常日区中暇,时闻象外言。
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

白话文翻译:

在闲暇的日子里,常常听到超越世俗的言论;曹溪有其宗旨,旨在探求内心的本源。

注释:

  • 常日:常日,指平常的日子。
  • 区中:在某个区域内,这里指特定的环境或境地。
  • :闲暇,空闲的时间。
  • 象外言:象外,超越表象之上,指的是深刻的哲理或智慧。
  • 曹溪:指曹溪宗,源于南宗禅,强调“心”的本源。
  • 宗旨:宗旨,指宗教或思想的核心理念。
  • 勘心源:探求内心的本源。

典故解析:

  • 曹溪:曹溪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发源地,尤其是南宗禅的代表之一。曹溪禅的宗旨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内心的修炼与觉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权德舆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禅宗盛行之际,诗人借祭拜李韶州的遗迹,表达对禅宗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篇提到“常日区中暇”,表明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闲暇,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觉察力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接着提到的“象外言”,则暗示了诗人对超越表象的深刻哲理的向往,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的“悟”。而“曹溪有宗旨”则是对禅宗核心理念的直接引用,强调了内心的探求与自我反省的必要性。整体看,这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智慧,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思考生命的本质与内心的真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常日区中暇:在平常的日子里,我常常享有一些空闲。
    • 时闻象外言:时常能够听到一些超越世俗的言论。
    • 曹溪有宗旨:曹溪禅宗有其重要的宗旨。
    • 一为勘心源:其目的是为了探求内心的本源。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和隐喻的手法,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哲理思想。对仗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而“象外言”则是对深意的隐喻。

  • 主题思想:本诗的核心思想在于提倡内心的自省与觉悟,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内心的真实与智慧。

意象分析:

  • 象外言:象征着超越表象的智慧,指代深邃的哲理。
  • 曹溪:象征着禅宗的智慧泉源,体现了对心灵探索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曹溪”指代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禅宗的发源地
      • C. 一位诗人
      • D. 一座寺庙
    2. “象外言”意指什么?
      • A. 表面的言辞
      • B. 深刻的哲理
      • C. 普通的对话
      • D. 各种故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诗词对比:权德舆的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反映了对内心和生命的思考,但权德舆更侧重于哲理的探求,而李白则是在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有所不同,却同样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邃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禅宗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寄金乡张赞善 新秋即事 送查校书从事彭门 送冯尊师 竹{左鼠右留} 真娘墓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为郡 感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排奡纵横 鸣鹤之应 包含靸的词语有哪些 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渊悬隔 手字旁的字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神佛不佑 生字旁的字 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霜岚 鬥字旁的字 星布 包含弦的词语有哪些 会絮 索偶 包含胁的成语 万顷之陂 斗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