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47:44
小年尝读桃源记,忽睹良工施绘事。
岩径初欣缭绕通,溪风转觉芬芳异。
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
渐入空濛迷鸟道,宁知掩映有人家。
庞眉秀骨争迎客,凿井耕田人世隔。
不知汉代有衣冠,犹说秦家变阡陌。
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饭出青囊。
相逢自是松乔侣,良会应殊刘阮郎。
内子闲吟倚瑶瑟,玩此沈沈销永日。
忽闻丽曲金玉声,便使老夫思阁笔。
在小年时,我曾阅读《桃源记》,突然看见工匠忙于绘画。
山间小路初时欣然通畅,溪边微风带来奇异的芬芳。
一路上鲜艳的云彩混杂着彩霞,渔船远远地追逐着桃花。
渐渐走入空阔的雾霭中,迷失了鸟儿的飞行路径,哪里知道隐秘处有村庄。
眉清目秀的人争相迎接客人,挖井耕田的人与世隔绝。
不知道汉代时的衣冠,仍然提到秦家时的田间小路。
石髓和云英的味道甘甜而香醇,仙翁从青囊中取出饭菜招待我。
我们相遇自然如松树和乔木的朋友,良好的聚会应是不同于刘阮的情谊。
我的妻子悠闲地倚靠在瑶瑟上吟唱,玩弄这些悠长的时光消磨日子。
忽然听到金玉般的美妙乐声,使得老夫也不禁想提笔写作。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子华,号少游,生于公元730年,卒年不详。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向往理想的生活与隐逸的境界,表达了对桃源生活的向往。
《桃源篇》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桃源,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诗人通过回忆《桃源记》,引发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逃离尘世、寻求宁静生活的渴望。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快乐,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诗中“庞眉秀骨争迎客,凿井耕田人世隔”一联,生动地描绘了桃源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生活态度。而“忽闻丽曲金玉声”,则是从宁静中引入乐音,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内心的满足。整首诗以悠扬的旋律和恬静的画面,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桃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桃源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权德舆
C. 杜甫
D. 陶渊明
“庞眉秀骨争迎客”中的“庞眉”指的是:
A. 眉毛粗壮
B. 眉毛清秀
C. 眉毛修长
D. 眉毛弯曲
诗中强调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A. 繁华热闹
B. 清贫孤独
C. 安宁恬静
D. 忙碌奔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