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1:51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忺,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微云飘动,金色的井水在暮色中显得清凉,梧桐的音韵在急促的风中传来。哪里有高楼,可以想象到那清澈的月光先要洒落的地方。江水如冷冰般清澈,似乎刚刚洗净,白色的月亮照耀着,菱角花又在轻轻擦拭。影子留在了人离去的地方,忍不住在夜深时分,帘子下的光照映着过去的痕迹。竹屋的小路被苔藓覆盖,面对日暮,烟雾的青翠逐渐消散。露水浸润的蓼草香气,记得我们相识的那年。二十五声秋声敲打着我的心,梦里再也认不出狭窄的屏山路。醉意飘荡,满地的桂花阴影无人珍惜。
吴文英(约 1250-1300),字文英,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月夜、秋天等意象。
《高平探芳新 其二 甲辰中秋》创作于宋代中秋之际,诗人借中秋之夜,感怀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现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本诗以中秋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引出秋夜的清冷与宁静,搭配“梧韵风急”,将秋风的急促与孤寂感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着,诗人通过“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表达了对美好月光的向往,似乎在追寻一种逝去的美好。江水的冷清与“素娥忺,菱花再拭”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清冷而又充满诗意的秋夜场景。影子与记忆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念。
最后,诗人以“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结束,浓厚的孤独与惆怅感更为深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奈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无声感叹。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秋天、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晚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过往时光的缅怀,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感慨,表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绀海掣微云”中的“绀”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A. 绿色
B. 深蓝色
C. 浅蓝色
D. 红色
诗人通过“二十五声声秋点”表达了什么?
A. 对秋虫的喜爱
B. 秋天的到来
C. 对夏天的怀念
D. 对冬天的恐惧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文英的《高平探芳新 其二 甲辰中秋》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吴文英的诗歌更为幽静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