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0:45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万计千谋浊世纷,莲花峰下寂无闻。
丹泉漱冷齿凝雪,翠谷虚凌身入云。
藤杖卓苔防险峻,石炉炷柏起氤氲。
独游独宿露寒夜,绝顶想多秋几分。
在这浑浊纷乱的世间,尽管有许多谋划和计较,但在莲花峰下却是宁静无声。清凉的泉水漱洗着牙齿,凝结如雪;翠谷幽深,仿佛我的身影飘入了云端。用藤杖撑着苔藓,防备那险峻的山路;石炉中点燃柏木,袅袅的烟雾升起。独自一人游玩、独自一人在寒露的夜晚宿营,站在绝顶处,思索着秋天的分量。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宗道,号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观,常常寄托个人对世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期间,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开篇即以“万计千谋浊世纷”来展现世间的喧嚣与复杂,接着转入莲花峰下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中“丹泉漱冷齿凝雪”“翠谷虚凌身入云”等句,展现了诗人心灵的清凉与超脱。这里的“冷”与“凝”描绘出一种恬淡与清净的氛围,使人感受到道家思想中的无为与自然和谐。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藤杖和石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独游独宿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有对孤独的体悟。最后以“绝顶想多秋几分”结束,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留给人无尽的遐想。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清新与孤独,既表现了对宁静的向往,也揭示了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万计千谋”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简单
b) 世间的复杂
c) 自然的宁静
“丹泉漱冷齿凝雪”中的“冷”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温暖
b) 清凉
c) 热情
诗中“绝顶想多秋几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秋天的思考
b) 对夏天的怀念
c) 对冬天的惆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