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25
齐天乐
作者:董嗣杲 〔宋代〕
玉山曾醉凉州梦,
图芳京无今古。
露颗虬藤,风枝蠹叶,
遗墨何人收取。
当时赠与。
记轻别西湖,
笑离南浦。
万里奚囊,岂知随处助吟苦。
归来情寄谩远,
旧寻犹在望,
荒亭荒圃。
绀蕾攒冰,苍阴弄月,
休说堆盘马乳。
云梯尚阻。
袖一幅秋烟,
扫空尘土。
静想山窗,
半乘寒架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诗人曾在凉州的玉山醉梦,曾幻想过繁华的京城,但如今已无所谓古今。露水滴落在虬藤上,风吹动着枯叶,遗留下的墨迹又有谁来收拾呢?当时的赠与虽美好,但已成往事。回想轻别于西湖,笑谈着南浦的离别,万里行囊中,却不知随处吟唱的苦涩。归来时情感寄托在遥远的地方,往昔的寻觅依然在望,荒凉的亭子和园圃中显得孤寂。绀色的花蕾积聚在冰上,苍翠的阴影映照着明月,不必再说那堆积的马乳。云梯仍然阻隔着前路,袖中夹着一幅秋烟,清扫着空中的尘土。静静想起山间的窗户,正好半坐在寒架下的细雨中。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齐天乐》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在动乱中对美好的向往与失落感愈加明显。诗作通过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齐天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其中倾诉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寂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提到“玉山曾醉凉州梦”,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美好,这种美好如同一场梦,难以把握。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对当下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那些曾经的美好又有谁来收拾呢?这其中流露出的无奈与失落让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的“万里奚囊”,表达了行囊虽重,但精神却是孤独的。归来的情感寄托在遥远的地方,显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荒亭荒圃”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意境,诗人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示了心境的变化。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董嗣杲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玉山曾醉”将山比作人,赋予其情感;“苍阴弄月”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寂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玉山”象征什么?
“万里奚囊”中“奚囊”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荒亭荒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董嗣杲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围绕着对过往的感慨,但董嗣杲更强调孤独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对爱情的怀念与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