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2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28:08
王隐君行
作者:高启 〔明代〕
共此一里居,谁令阻良觌。
惆怅步芳园,山樱还独摘。
风含驻花意,雨散流池迹。
尊酒不来同,兹晨端可惜。
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一里地,谁又让我们不能相见呢?
我在芳香的园子里漫步,独自摘取山樱,心中充满惆怅。
微风中含有花的意趣,细雨中洒落了池水的痕迹。
酒杯中没有同伴来共享,这早晨真是令人遗憾。
字词注释: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朋友相聚的渴望与惋惜,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 1410),字季才,号静庵,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律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早期,那个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常在山水之间寻求灵感与慰藉。诗中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对友谊的渴望,表达了在孤独的环境中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王隐君行》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感慨。首句“共此一里居”即引入了一个共同的空间,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接下来“谁令阻良觌”则表达了对未能相见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浓烈。作者在芳香的园子中独自徘徊,感受着山樱的美丽,但内心却无法平静,这种矛盾的心情在“惆怅步芳园”中得以体现。诗人借助自然的景象,风中的花意和雨中的池迹,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思考。最后一联“尊酒不来同”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共饮的失落,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表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更在情感上传达了深刻的友谊与思念,体现了高启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孤独、惆怅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在美丽自然中思念朋友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芳园”指的是什么?
A. 花园
B. 山林
C. 河流
诗人对未能与朋友相见的感受是?
A. 高兴
B. 惆怅
C. 无所谓
诗中“尊酒不来同”表达了什么?
A. 享受独处
B. 对朋友的思念
C. 享受美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王隐君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与友谊的思考。高启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是在月下独自饮酒,反映了同样的孤独感。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