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觅龙涎巧石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24:25

诗句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25

原文展示: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香气浓郁的香料,诗人认为其香气虽不如传说中的燕寝香,但仍值得一试。

注释: 字词注释:

  • 甲蠡:古代的一种香料。
  • 浅俗:浅薄、庸俗。
  • 枣仍昏:形容香气不明显。
  • 沉水龙涎:指沉香和龙涎香,两种珍贵的香料。
  • 芬:香气。
  • 凝香:凝聚的香气。
  • 燕寝:古代帝王休息的地方,传说中的燕寝香极为珍贵。
  • 竹炉:用竹子制成的香炉。
  • 氤氲:形容香气缭绕。

典故解析:

  • 燕寝香:传说中极为珍贵的香料,常用于帝王休息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香料和自然之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尝试某种新香料时所作,表达了对香气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香料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首句“甲蠡浅俗枣仍昏”,诗人用“浅俗”和“昏”来形容普通香料的不足,暗示了对更高品质香气的追求。第二句“沉水龙涎气最芬”,直接点出了沉香和龙涎香的珍贵和香气之浓郁。后两句“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诗人虽不敢奢望香气能达到燕寝香的程度,但仍希望通过竹炉来体验那缭绕的香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尝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普通香料的不足。
  • 第二句直接赞美了沉香和龙涎香的香气。
  •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尝试。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甲蠡浅俗”与“沉水龙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珍贵。
  • 比喻:用“凝香如燕寝”来比喻理想的香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香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甲蠡、沉水龙涎:珍贵的香料,象征着美好和高品质。
  • 竹炉: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尝试和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沉水龙涎”是指什么? A. 沉香和龙涎香 B. 沉香和麝香 C. 龙涎香和麝香 答案:A

  2.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失望 B. 向往 C. 满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其他宋代诗人关于香料的诗作,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不同诗人对香料的描述,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对香料的描述与姜特立的这首诗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香料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 伯平舍人亲友得意西归 满江红 中秋直院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水调歌头  夏日病起行园 满江红·题淩云《长沙妓》传奇 满江红 题砚香《落花庭院图》 满江红 其六 寿王敬哉宗伯 满江红 过镇江感怀 满江红 其一 柏棠村赏牡丹 满江红 顾庵复和八首见示赋此答之并贻既庭 其十六 满江红•酒酣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铜臭满身 幾字旁的字 春归人老 方寸地 业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势焰 柱石之士 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短褐袍 吞炭漆身 从直 繁旉 舟字旁的字 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井底之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