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曳杖》

时间: 2025-08-10 19:26:47

诗句

曳杖度林樾,晴光破衰颜。

好鸟忽相鸣,觉我身世閒。

身世谁自觉,此妙吾独观。

正以静得之,乐哉天地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9:26:47

原文展示: 曳杖度林樾,晴光破衰颜。好鸟忽相鸣,觉我身世閒。身世谁自觉,此妙吾独观。正以静得之,乐哉天地宽。

白话文翻译: 拖着拐杖穿过林间小道,明媚的阳光照亮了我衰老的面容。美丽的鸟儿突然相互鸣叫,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悠闲。谁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这种美妙只有我能独自观察。正是因为内心的宁静,我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多么宽广的天地啊!

注释:

  • 曳杖:拖着拐杖。
  • 林樾:林间小道。
  • 晴光:明媚的阳光。
  • 衰颜:衰老的面容。
  • 身世閒:生活的悠闲状态。
  • 静: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林间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林间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曳杖度林樾”描绘了诗人悠闲的散步情景,“晴光破衰颜”则通过阳光照亮衰老面容的描写,传达了自然之美对人的心灵慰藉。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自觉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曳杖度林樾”:描绘了诗人拖着拐杖在林间小道散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悠闲和自在。
  • “晴光破衰颜”:通过阳光照亮衰老面容的描写,传达了自然之美对人的心灵慰藉。
  • “好鸟忽相鸣”:美丽的鸟儿突然相互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 “觉我身世閒”:诗人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悠闲,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欣赏。
  • “身世谁自觉,此妙吾独观”:谁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这种美妙只有我能独自观察,体现了诗人的自省和独特感受。
  • “正以静得之,乐哉天地宽”:正是因为内心的宁静,我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多么宽广的天地啊,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拟人:“晴光破衰颜”中的“破”字,赋予了阳光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 对仗:“身世谁自觉,此妙吾独观”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曳杖、林樾、晴光、衰颜、好鸟、身世閒、静、天地宽。
  • 详细解释:曳杖和林樾描绘了诗人的散步情景,晴光和衰颜传达了自然之美对人的心灵慰藉,好鸟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身世閒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欣赏,静和天地宽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晴光破衰颜”中的“破”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忙碌的生活 B. 悠闲的生活 C. 繁华的生活
  3. 诗中“正以静得之”中的“静”指的是什么? A. 环境的安静 B. 内心的宁静 C. 社会的平静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姜特立的《曳杖》都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姜特立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状态的自觉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王维诗选》。

相关查询

乍暑一首 满江红 和乡侯灯夕六首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赵礼部和余梅花十绝送林录参微而婉哀而不怨 李术士善医卜 简竹溪二首 和季弟韵二十首 送林若山博赴建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廉善 閠字旁的字 家骥人璧 整办 方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乏先例 盘桓髻 远役 包含侯的成语 两点水的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摩天碍日 七孔八洞 齒字旁的字 灾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