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32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极目自销魂。
烟山北下归辽海,鸿雁南飞出蓟门。
只恨无功书史籍,岂悲临老事戎轩。
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馀年报主恩。
夜间的雨刚刚停,晚风中带着些许寒意,秋天的景色让我心中感到无尽的惆怅。烟雾缭绕的山峦,从北方奔向辽阔的海洋,南飞的大雁从蓟门飞过。只恨自己没有成就,无法书写历史,难道我会为年老而战事繁忙而感到悲伤吗?我只希望能借助药物来减轻衰老的病痛,珍惜余生来报答主人的恩情。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李德裕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政治经验而著称,诗风沉稳、深刻,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是在李德裕晚年创作的,背景中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思索与对国家、历史的关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个人成就与历史贡献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和对主恩的感激。
本诗以“雨后”这一自然景象为起点,展开了一幅秋日的画面。开头两句描绘了雨后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雨后的自然美景与秋天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鸿雁的南飞和烟山的归向辽海,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离别和归属的思考。鸿雁象征着离别与游子心情,李德裕在此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个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历史和个人成就的自我反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既有对无功名的惋惜,又有对衰老的无奈,最终回归到对主恩的感激与报答。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从自然到人心的深刻对比,展现了李德裕深邃的思考与宽广的情怀。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历史的追求。李德裕在诗中表达了对成就的遗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恩情的珍惜,情感基调深沉而感人。
诗中“宿雨”指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诗人在文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药饵”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