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0:06
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
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白头老者再次经过这座遗弃的庙宇,红色的车轮驶入了故乡的城池。
虽然已经感到羞愧于曾经的官位,如今仍然高兴能在此地受到尊重。
走路时忘却了年少的旧时光,弹冠的举动依然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
再次凝视墙壁上的题字,哪里会羡慕那抛弃权利的人生呢?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李德裕曾任宰相,因其政治才能而受到重用,但也因政治斗争而多次贬谪。其作品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的变迁。
这首诗是在李德裕晚年时写的,经过故乡的庙宇,感慨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的荣辱。诗人回首往事,既有感伤之情,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李德裕的《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白首过遗庙”开篇,呈现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庙宇的遗弃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衰老。朱轮的到来则引入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往日荣耀的追忆。
接下来的“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曾经官位的羞愧与对当下荣誉的珍视,体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诗人通过“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揭示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显示出他对于个人理想的坚持与不屈。
最后两句“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抛弃权力与地位的无羡之情,强调了内心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展示了李德裕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历史的思考。
全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探讨了荣辱与人生价值的主题,强调了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时间流逝中的淡泊与坚定。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李德裕的《重过列子庙》是哪一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左揆”代表什么?
诗人对抛弃权力的态度是怎样的?
对比李德裕与杜甫在反映个人遭遇与历史感方面的诗作,李德裕更多展现出内心的思索与淡泊,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命运。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