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09:04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流水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回响,然而青霞的情意却无法传达。独自感到悲伤,身体已然解脱,谁还在倾听那广陵的琴声呢?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阮,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其深邃的诗才和严谨的治政风格著称,官至宰相。李德裕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李德裕晚年,可能是在思念过去的风流人物或音乐才子时所作。诗中提到的“广陵弦”可能指代古琴,象征着以音乐表达的情感与追忆。
这首诗以音乐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风流才子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首句“流水音长在”以流水声喻音乐的永恒,体现了音乐的持久性和美好。然而,紧接着的“青霞意不传”则转向一种无奈,表达了尽管音乐存在,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传递。这种对比强化了作者的孤独感与悲伤。第三句“独悲形解后”进一步揭示身心的解脱,似乎暗示了对过去的追忆已成追忆,形体虽已解脱,却依然心系于对往事的缅怀。最后一句“谁听广陵弦”则是对过往的感慨,似乎在问,谁会再倾听那动人的琴声,反映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渴望。整首诗在音乐的意象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李德裕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音乐展开,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的孤独与情感的无奈。
“流水音长在”中的“流水”象征什么?
“谁听广陵弦”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青霞”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