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4
如梦令·雨洗海棠如雪
作者: 方岳 〔宋代〕
雨洗海棠如雪。
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
只了为花愁绝。
愁绝。
愁绝。
枉与春风分说。
雨水洗净的海棠花如同雪花般洁白。
又到了清明时节。
燕子何时才能归来呢,
只因花儿的愁苦已至绝境。
愁苦已绝。
愁苦已绝。
徒然与春风倾诉无益。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恭,号山石,系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词曲,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为主,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明时节,春花正盛,作者借海棠花之美,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燕子归来的期待,言辞中流露出深深的愁苦。
《如梦令·雨洗海棠如雪》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清明时节的描绘,结合海棠花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词中“雨洗海棠如雪”一语,形象地展示了海棠花被雨水洗净后洁白无瑕的状态,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觉,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然而,词中“燕子几时来”则带出一种期待和失落的情绪。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完全到来,但此时却显得迟迟未至,给人一种无奈与愁苦的感觉。“只了为花愁绝”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因花儿的愁苦而感到的绝望。作者在此用“愁绝”反复强调了这种情感,显示出愁苦的积累与加深,增添了整首词的情感厚度。
最后一句“枉与春风分说”,则是对无奈的无声抗议,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却无法与之分享自己的愁苦,构筑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忧伤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凄美而又孤独的情感,揭示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失去的无奈。
诗词测试:
此词的作者是谁?
“雨洗海棠如雪”中的“海棠”指什么花?
词中反复出现的“愁绝”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如梦令·雨洗海棠如雪》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以梦境为主题,但方岳更强调自然之美与愁苦,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