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成》

时间: 2025-04-30 05:42:14

诗句

枯荄没古基,駮藓蔽丰碑。

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2:14

原文展示:

枯荄没古基,駮藓蔽丰碑。
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古老的地方,树木枯萎,古老的基石已经被掩埋,青苔覆盖了丰碑。傍晚时分,微风吹起,似乎能够听到坐在那里吟啸的声音。

注释:

  • 枯荄:枯死的树枝,形容环境的荒凉。
  • 没古基:古老的基础被埋没,暗示时间的流逝。
  • 駮藓:青苔,常生长在阴湿的地方,用来描绘环境的衰败。
  • 丰碑:指历史上重要的纪念碑,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 向晚:傍晚时分,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微风起:轻柔的风,增添了诗的意境。
  • 坐啸:指在安静的环境中吟唱,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丰碑”可以理解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这种对比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生平经历丰富,深受当时文人的影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唐代,社会的变革使许多古老的事物逐渐被遗忘,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场景。诗的开头“枯荄没古基,駮藓蔽丰碑”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侵蚀。古老的基石和丰碑的消逝,暗示着历史的遗忘与人类存在的脆弱。接下来的“向晚微风起”,则转向了一种内在的情感,傍晚的微风带来了宁静,也让人产生了对过往的追忆。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可以听到那种坐在古碑旁吟唱的声音,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自我情感的寄托。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对古老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枯荄没古基:通过“枯荄”与“古基”的对比,表现出环境的衰败与历史的沉寂。
  2. 駮藓蔽丰碑:青苔遮住了丰碑,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被遗忘,暗示历史的无情。
  3. 向晚微风起:傍晚的微风让人感到宁静,增添了诗的抒情性。
  4. 如闻坐啸时:感受到吟唱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历史人物的气息,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环境与历史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微风与“坐啸”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
  • 象征:丰碑、古基等象征着历史的存在与消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荄:象征着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古基:历史的根基,暗示着过去的辉煌。
  • 丰碑:代表着历史的记忆。
  • 微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 坐啸:代表着对历史的吟唱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枯荄没古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命的乐观
    • B. 对历史的遗忘与衰败
    • C. 对自然的热爱
  2. “微风起”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A. 增加了紧张感
    • B. 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C. 表达了诗人的愤怒
  3. 诗人的情感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感慨与怀念
    •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但更多地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权德舆的《成》则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长相思 有忆 长相思 已酉正月廿四,雪窗寄湘佩二首,用独木桥体 其一 长相思二首 其一 长相思二首 其二 长相思二首 其二 长相思 和秋玉病中 长相思·绣停针 长相思 雨夜寄怀 长相思 长相思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称誉 声出金石 说话人 守终 鼠字旁的字 婆子 舟字旁的字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发言盈庭 父字头的字 干卿何事 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绛的词语有哪些 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虎穴龙潭 凿坯而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