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9
家寄江东远,身对江西春。
空见相思树,不见相思人。
我寄居在遥远的江东,面对着江西的春天。
空中只见相思树,却看不见我思念的人。
“相思树”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思念之情,常常与离别、思念恋人相联系。诗中未提及“相思人”而只提到“相思树”,表达了深切的失落和孤独感。
权德舆(约761年-约818年),唐代诗人,以其小诗和五言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思乡、离别等主题。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诗人因故寄居他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相思树》通过简单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首句“家寄江东远”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处之地,揭示了他与故乡的距离感,这种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隔阂。接下来的“身对江西春”展现了他所处环境的美好,春天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生机与希望,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见相思树,不见相思人”。这里的“空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他所看到的美景无法填补心中对亲人的思念。相思树的出现,成为了他孤独情感的象征,尽管身处春意盎然之地,但没有相思人,心中却充满了惆怅。这首诗以简洁的结构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细腻内心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全诗围绕思念展开,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中提到的“相思树”象征什么?
诗人身处的地方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