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僧元暠东游》

时间: 2025-04-23 17:21:57

诗句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1:57

原文展示:

送僧元暠东游
作者: 刘禹锡

宝书翻译学初成,
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
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
何人不愿解珠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一位名叫元暠的僧人东游的情景。诗中提到,僧人已经初步掌握了翻译经典的技巧,手中的锡杖轻盈如飞。在彭泽这个地方,他的家族已经世代相传,不知经过多少代。而灵山的相遇似乎是他前世的缘分。传灯的过程使他已经领悟到无为的道理,但仍然怀有对世间无尽情感的眷恋。从此,他将会与许多高尚的居士交往,谁又不希望能解开那珠子般的珍贵智慧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宝书:指经典著作,特别是佛教经典。
  • 振锡:振动锡杖,象征僧人的身份。
  • 彭泽:指彭泽湖,隐喻一种世世代代的传承。
  • 灵山:指佛教名山,象征高深的修行境地。
  • 无为理:指道家的无为思想。
  • 濡露:比喻润泽而生的情感。
  • 大居士:指高尚的僧侣或修行者。
  • 珠璎:珍贵的珠宝,象征智慧或真理。

典故解析:

  • 传灯:源于佛教的传承思想,指把佛法传递给后代。
  • 彭泽因家:彭泽湖与屈原有关系,隐含文人对才华和家族传承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盛行之时。诗人送别僧友元暠,表达了对其修行之路的祝福与期许。

诗歌鉴赏:

《送僧元暠东游》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修行过程与内心感受,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宝书”和“振锡”描绘出僧人的修行成果,突显出他在翻译经典方面的成就,这不仅是对僧人学识的赞美,也传达出对知识的尊重。

接下来的“彭泽因家凡几世”,则借用彭泽的历史,表达对家族传承的思考,增强了诗歌的文化深度。“灵山预会是前生”一句,深化了因缘的思想,体现了佛教的轮回观念,诗人似在诉说人与人之间的深厚羁绊。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这两句则展现了僧人对无为哲理的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间情感的依依不舍,充满了对世俗情感的理解与包容。

最后两句“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期望能与高尚的人士交往,追求智慧与真理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书翻译学初成:表示僧人对经典的理解与翻译已初见成效。
  2. 振锡如飞白足轻:比喻僧人手中的锡杖轻盈,显示其修行的轻松与自在。
  3. 彭泽因家凡几世:感叹家族的历史与传承,带有历史感。
  4. 灵山预会是前生:认为与灵山的相遇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5. 传灯已悟无为理:强调通过传承已领悟到的道理。
  6. 濡露犹怀罔极情:即便悟得无为,仍旧怀有对人间情感的眷恋。
  7. 从此多逢大居士:期待未来能与更多高尚的人士相聚。
  8. 何人不愿解珠璎:对智慧的追求,表达了对真理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振锡如飞”比喻僧人轻盈自在的状态。
  • 对仗:如“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修行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智慧追求的渴望,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锡杖:象征僧人的身份和修行之路。
  • 灵山:象征修行的圣地与高尚境界。
  • 珠璎:象征智慧与真理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书”指的是什么?

    • A. 诗集
    • B. 佛教经典
    • C. 历史书籍
    • D. 小说
  2. “振锡如飞”中的“振锡”意指什么?

    • A. 挥舞锡杖
    • B. 学习佛法
    • C. 传授知识
    • D. 旅行
  3. 诗中“灵山”指代的是?

    • A. 一座山
    • B. 修行的地方
    • C. 传说中的山
    •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僧》白居易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赠僧》:白居易的诗同样表现了对僧人修行的赞美,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和对人生的思考。
  • 《送友人》: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禹锡诗文集》

相关查询

浪淘沙(祝寿) 点绛唇(示儿尹仁尹智) 减字木兰花(涟水登楼寄赵伯山) 西江月(秋兴) 满庭芳·咏茶 望海楼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中秋登楼望月 水调歌头·中秋 留别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负材任气 心字底的字 楚幕 镌斥 崛地而起 伻头 翻复无常 面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履凫 酵母菌 人死留名 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切问近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