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其一》

时间: 2025-05-01 12:31:11

诗句

锦幄留香,瑶灯送暮,独无明月章台路。

人家门巷自深深,阑干尽是回肠处。

遣怨何曾,寻欢未许,登楼又听閒风雨。

雨声依旧画楼非,尊前谁为歌金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1:11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锦幄留香,瑶灯送暮,独无明月章台路。
人家门巷自深深,阑干尽是回肠处。
遣怨何曾,寻欢未许,登楼又听闲风雨。
雨声依旧画楼非,尊前谁为歌金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上的场景:华丽的帐篷中仍留有香气,瑶台的灯光在傍晚时分闪烁,却没有明月照耀着章台的路。人家门口的巷子显得十分深邃,栏杆旁满是令人感伤的情景。为何要遣怀怨恨,寻欢也未能成行?登上楼去又听见窗外的风雨。雨声依旧,画楼中的情景却不同了,在酒杯前又是谁在为我唱那金缕歌呢?

注释:

  • 锦幄:指华丽的帐篷或房间,象征着奢华和温馨。
  • 瑶灯:美丽的灯具,通常用来烘托气氛。
  • 章台路: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代月下的幽静小路,表达人们对月亮的向往。
  • 回肠处:形容伤心之处,回肠荡气,充满感情。
  • 遣怨:指排遣心中的怨恨或不满。
  • 寻欢未许:意为寻求欢乐却未能如愿。
  • 闲风雨:指轻柔的风雨,增添了诗的幽怨气氛。
  • 金缕:古代用金丝缠绕的衣物或乐器,象征着高雅和珍贵。

典故解析:

  • 章台:出自《红楼梦》中,常常用来象征月下的思念与孤独。
  • 金缕歌:古代乐曲,往往与宴饮、欢聚相关,象征着欢乐和美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秋夜,诗人感受到深秋的孤寂与寂寞,情感真挚而浓烈,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袁克文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在华丽的环境中却感到无尽的孤寂。开头的“锦幄留香,瑶灯送暮”描绘了一幅温暖却又略显凄凉的画面,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感伤。接下来的“独无明月章台路”,则暗示了缺乏月光的陪伴,映衬出内心的孤寂。

“人家门巷自深深,阑干尽是回肠处”,这里通过对门巷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阑干旁的情景让人感到一阵心痛。接下来的“遣怨何曾,寻欢未许”,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对欢乐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最后两句“雨声依旧画楼非,尊前谁为歌金缕”,在雨声的陪伴下,诗人回归到酒杯前,感慨谁来为自己唱歌。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孤独、怅惘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幄留香:华丽的环境里,香气依然四溢,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2. 瑶灯送暮:灯光渐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来了一种惆怅感。
  3. 独无明月章台路:缺乏明月的陪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4. 人家门巷自深深:门前的巷子显得很深,暗含孤独的情感。
  5. 阑干尽是回肠处:栏杆旁的情景令人心痛,表达内心的思念与感伤。
  6. 遣怨何曾:排遣心中的怨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不满。
  7. 寻欢未许:寻求欢乐却未能如愿,流露出一种无奈。
  8. 登楼又听闲风雨:登楼后听到窗外的雨声,增加了诗的幽怨气氛。
  9. 雨声依旧画楼非:雨声依旧,画楼的情景却已不同,暗示了时光的变迁。
  10. 尊前谁为歌金缕:在酒杯前,感慨谁来为自己歌唱,体现了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锦幄留香”比喻华丽的环境。
  • 拟人:雨声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添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和怀念为主线,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了清代士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锦幄:象征奢华和温馨。
  • 瑶灯:美好而短暂的光亮。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雨声:代表忧伤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幄留香”指的是: a) 美好的回忆
    b) 烹饪的香气
    c) 花香
    答案:a) 美好的回忆

  2. “寻欢未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痛苦
    答案:b)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金缕”象征: a) 欢乐
    b) 高雅
    c) 忧伤
    答案:b) 高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袁克文的《踏莎行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前者更注重孤独的情感,后者则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孙兴宗侍儿四首)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南乡子(追和东坡重九) 南乡子(用韵赋杨花) 南乡子(和张元助通判赋雪) 南乡子(陈南仲生日) 惜奴娇 惜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代风流 火字旁的字 权宜之策 生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壤之别 豸字旁的字 优存劣败 财迷 栖意 包含橙的词语有哪些 苫块 行令猜拳 幺字旁的字 一方之艺 分式方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